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409230
大小:5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0
《工业设计人才的创新教育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工业设计人才的创新教育刍议工业设计人才的创新教育刍议工业设计(IndustrialDesign)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它是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统一的综合学科,融合了艺术、技术、经济等多学科知识。工业设计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对人类生存质量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个国家需要有创新的机制,一个民族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和能力,一个时代需要有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江泽民同志曾提到: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温家宝同志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朱焘同志呈报的关于我国应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建议做出重要批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反映出了工业设计在产业
2、结构中拥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设计的本质就是创新,模仿不是设计,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设计教育培养的学生如果只会模仿,那不但是教育失败,更将是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严重制约。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致使培养的多数工业设计学生模仿居多,创新不足,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质量要求。因此,必须深入探讨工业设计专业的创新教育问题,切实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一、传统教育模式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 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发端于20世纪70年度末80年代初,初期的工业设计专业基本都是从工艺美术专业演变而来的,其教育思想、观念、课程体系等也是模仿欧美、日
3、本等国外的一些做法。尤其是德国1919年的包豪斯学校的教学与课程体系,更是我们现在很多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所模仿的对象,两者之间相差不多。诚然,1919年的包豪斯的课程设置有其科学并严谨的一面,对世界近现代工业设计教育体系的产生发展起过巨大的影响,对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发展也起过很好的指导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21世纪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和数字化时代。2006年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给工业设计下的定义与1980年相比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设计已从关注单个的机器和产品的材料、结构、形态和装饰等,转变为更为广泛的系统价值追求和各种道德规范,设计师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广泛了
4、,社会和企业对设计师的知识体系、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摈弃一些不合时宜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积极探索那些符合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人才创新培养模式,为我们的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的中国梦培养出更多创新型工业设计师。目前我国工业设计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突出的教育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本文由.L.收集整理 1.创新教育思想和目标认识不足。目前我国设计教育普遍存在专业求多求全,专业界限划分过于明显,导致各设计专业间缺乏交叉融合。创新教育从教育思想观念或教育哲学层面界定的话,它应该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这种教育更加注重教育的文化革新功能。创新教育目标体系包含
5、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三大方面:创新知识又包含一般创新知识、学科或专业创新知识和相关学科创新知识等;创新能力又包括一般创新能力和特殊或学科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则包括创新个性与创新风格、创新伦理道德修养等。 2.课程体系设置偏于陈旧。目前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相当一部分是在工艺美术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定程度上,这些院校的工业设计教育受传统美术课程模式的影响较重。这些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表现手段的培养,使一些学生对设计的理解仅仅局限在产品造型的表达上面,导致了对工业设计目标的错误理解。有些院校是在工科院系开设的工业设计专业,大多推行工程教育的模式,这种工业设计在课程设置上
6、,一般艺术类与技术类的课程都有,看似符合工业设计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的特点,但是往往缺少起着衔接作用的综合性设计课程的训练,艺术类和技术类课程之间相互割裂、缺少联系,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系统的设计程序和方法,不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引发科学的思维。 3.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长久以来,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受工艺美术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由技入道和临摹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乏个性化、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学过于程式化,流于套路和形式,缺乏创新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些都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缺乏启发和对话研讨,忽视培养学
7、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现在相当多的教师中仍然存在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再加一块黑板就可以打天下的习惯,存在对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定势认识,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头脑中没有一席之地。较多时候,未能把投影仪、录像机、电视机、DVD机、计算机等搬入课堂,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工业设计教学领域。 4.学生成绩评价方法和措施陈旧。目前多数院校以考试成绩为主和平时出勤、课外作业为辅,来评定学生能力的评估模式,对于成绩的评定随意性和一言堂等问题较为突出。比如,课外作业成绩的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