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ID:25409094

大小:7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 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8·兰州高一期末)《汉书·食货志》载:“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D )A.分封制没有遭到破坏B.周朝礼制没有遭到破坏C.承认了土地私有D.井田制遭到破坏[解析] 从“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政令不信、公田不治”可以看出,分封制、周礼以及井田制均遭到破坏。2.(2018·山西学业水平测试)“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材料所

2、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B )A.“重农抑商”B.土地兼并严重C.“闭关锁国”D.井田制瓦解[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由材料“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可知反映的是土地兼并,故选B项。3.(2018·通化高一期末)唐朝均田制规定了占田的最高限额,如贞观年间,泽州(今山西晋城市)刺史长孙顺德以“前刺史张长贵、赵士达并占境内膏腴之田数十顷,顺德并劾而追夺,分给贫户”,这说明唐朝均田制( C )A.对土地买卖的限制有所松动B.通过授田把小农固定在土地上C.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D.平均分配土地以缩小贫富差距[解析]

3、 规定占田的最高限额,有利于限制土地买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4.(2018·南京高一检测)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反映了( A )A.封建社会以农为本B.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C.封建社会商业兴盛D.封建统治者重视商业和农业的发展[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翻地块”就是发展农业,体现了重农抑商的农本思想。5.(2018·重庆高一检测)明朝末年,徽商家乡——徽州六邑,农地狭小,民不聊生,迫使很多人外出经商。几年后徽州地价却大幅度上涨,为全国之冠。主要原因应该是( A )A.徽商发财后回乡买地  B.形成特色作物种

4、植区C.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D.北民南迁致地价飞涨[解析] “以末致富,以本守之”是中国商人的基本发展轨迹。徽州商人经商致富后买田置地,导致徽州土地价格上涨,故选A项。B、C、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均未涉及。6.(2018·天津学业水平测试)明朝于1381年规定:“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这种规定表明明朝实行过( D )A.手工业官营政策B.休养生息政策C.海禁政策D.抑商政策[解析] 从材料“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等信息可以看出政府干预社会生活,反映的是抑商政策。7.元朝时,福建泉州港的

5、航海贸易空前发达,不仅超过广州,而且居全国之首,在世界上号称“东方第一大港”。到明朝,泉州港走向没落。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 )A.小农经济的制约B.国家政策的限制C.西方列强的侵扰D.君主专制的加强[解析] 小农经济在古代一直存在着,不可能是泉州港衰落的原因,可排除A项。元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而明朝实行海禁政策,因而导致了泉州港在两个时期出现不同结果,故B项正确。明朝时有西方列强的侵扰,但这不是导致泉州港没落的主要原因,可排除C项,君主专制加强不会成为某个地方兴衰的主要原因,可排除D项。答案为B项。8.(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明朝政

6、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桅杆的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地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C )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 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C.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D.明朝造船技术落后[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桅杆的帆船”可知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D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9.(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八月,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

7、”当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D )A.避免海难发生B.防止鸦片走私C.杜绝西方思潮D.严控对外联系[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由材料“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并结合清朝的对外政策可知是闭关锁国,即严控对外联系。10.(2018·河南学业水平测试)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不仅阻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也使中国进一步失去了走向工业文明的契机。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理解是( B )A.禁绝一切海外贸易B.严格限制海外贸易C.禁绝一切对外交往D.严格限制与英国交往[解析] “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并不是禁绝一切海外贸易与对外

8、交流,而是严格限制海外贸易。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1.(2018·北京学业水平测试)明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