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科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模式的探讨

机械工程学科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模式的探讨

ID:25375606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机械工程学科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模式的探讨_第1页
机械工程学科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模式的探讨_第2页
机械工程学科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模式的探讨_第3页
机械工程学科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模式的探讨_第4页
机械工程学科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模式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工程学科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模式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机械工程学科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模式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1674-9324(2016)30-0017-02  现阶段,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学生管理模式主要是辅导员制。1953年清华大学率先建立辅导员制的学生管理模式,后来国家在1956年出台了《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该条例对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工作等问题都做了明文规定,该条例标志着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初步形成,随后的几十年内辅导员队伍不断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发展、壮大。沿革至今,辅导员制仍是大部分院校的学生管理主力军,但该制度存在许多问题。  与辅导员制相比,导师制显得更为科学。所谓导师制,

2、是指由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单独、个性化指导,同时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生存智慧和学业智慧的成长为目的,最终发挥教师的导引、协调作用的一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1]。导师制普遍被认为是由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提出、起源于14世纪英国的一种学生管理模式,该制度产生的条件之一是学分制的改革。17世纪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首先实行该制度。20世纪90年代,本科生导师制度被引进中国,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名校率先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度,该制度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随后,国内很多高校开始纷纷试行,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效果[2]。  机械工程学科本科生在完成大学通

3、识教育后,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阶段时,其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实践性高等特点,需要在培养过程中将课堂授课和实践教学及第二课堂有机结合。传统的辅导员制度虽然久经考验,有大量的学生教育经验,但对学生培养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技能锻炼方面略有不足;而导师制度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缺,即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细化培养,并把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实乃当前教育背景下的精英化培养模式。  一、机械工程学科本科生的适应性问题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适应。每个学生都会面临生活环境改变、人际关系改变、学习模式改变等挑战,顺利完成这些挑战,不仅可为整个大学

4、的学业成就、职业规划提供良好开端,而且能为个体人格健康成长拥有和谐人际关系提供重要保障[3]。  1.人际交往危机。在初入大学时,学生正处于心身迅猛发展的阶段,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应对从高中生活向大学生活的转变。当代大学生的环境适应性由于生活环境不同、独生子女等问题,相比上一代人在性格和习性上存在诸多差异。对于机械学科学生来说,理性思维高于感性思维的是他们的特性,这样也促使他们比文科的新生们更快地接受新环境。但适应很难,对于从原来固定时间的课堂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从原有的固定座位和同学转变为教室、座位、同桌不断更换,从原有单调的学生生活转变为丰富的大学生

5、活,面对这些转变,在应对这个“校园小社会”时,部分同学无法转变新的社交方式,从而产生茫然和偏激心理。新的环境下他们的朋友圈逐渐缩小,而之前的交友方法又显得不合时宜,较差的交际能力,让他们感慨“举目四望,茫然无亲”,却又无力着手、做出改变,只好自怜自叹,自怨自艾,这就出现了人际交往危机。  2.学习危机。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考入大学。进入大学后,缺少了原有的明确的学习目标,大部分人由初期的欢快喜悦变成后期的茫然无措。此时如果学生对专业学习没有相关的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则易产生学习怠倦等问题,即对学习感到厌倦、疲乏[4]。雪上加霜的是

6、,机械学科的难点又在于机器结构异常复杂,学生多但实验样机少,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透彻理解,学生习惯了传统的学习方式,面对这样一门实践性强,内容涉及机械、液压和电子等学科,各章节之间联系很少的专业课,他们在短时间内还难以适应。又因为部分学生对机械学科的认知度几乎还是零,或者说是停留在高招填报志愿阶段,他们仍是仅从专业名称上来直观判断这个专业的未来就业方向,所以对于更进一步的科研工作完全没有具体的渠道进行了解。对未来的迷茫,造成了学生目标的缺失,进而导致学生们荒度时光、得过且过,这便造成了学业上的危机。  二、导师制度  导师制度的设立,将会是针对机械教学模

7、式创新向前跨越的一大步。学校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来选拔优秀的机械学专业老师担任本科生的导师,同时具体规定导师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和详细要求,使导师开展工作有章有循,有依有据。  在导师制度的推行中,应处理好“导师”与“辅导员”的关系。首先要明确两者之间应是并存关系并非替代关系,两者相辅相成而且分工明确。辅导员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指导,包括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为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导师则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包括积极开展优良学风班的

8、建设,引导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