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366133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杨睿张先明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贵州贵阳550004[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采用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及药物副作用,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方法随机将88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分为A组与B组。A组采用拜糖平治疗,B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分析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与餐后2h胰岛素水平皆未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
2、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采用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皆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可推广应用。.jyqkail__"href="/cdn-cgi/l/email-protection"data-cfemail="8763243dfdffeafef5f2e9c7b6b1b4a9e4e8ea">[email protected]。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指的是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导致的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已成为全球第3大慢性疾病[1-2],仅次于心血管疾病与肿瘤疾病,会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在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9
3、0%的患者属于2型糖尿病,该类疾病的病理基础主要为β细胞功能缺陷而引发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胰岛素抵抗[3-4]。针对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的首要目标是积极采取药物控制血糖,目前而言拜糖平与二甲双胍当属临床常用的控制血糖药物。为了进一步分析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展开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研究88例对象,皆为该院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全部经常规、血尿常规等检查确诊,符合2010年mol/L(空腹指的是至少8h内无热量摄入);③经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
4、血糖(PBG)≥11.1mmol/L;④伴有典型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其随机血糖含量≤11.1mmol/L。其中若患者无明确高血糖时,则要重复检测来证实第1~3条诊断标准。该研究入选患者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该研究,同时排除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患者,以及内分泌疾病与代谢性酸中毒患者。随机将88例患者均分为A组与B组,各44例,其中A组男患26例、女患18例。B组男患24例、女患20例,见表1。1.2方法该研究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皆积极给予糖尿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住院期间合理安排饮食,并加强机体功能锻炼[5]。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拜糖平(国药准字H19990205)治疗
5、,每次服用该药物50mg,3次/d,和前几口饭一起嚼服。B组患者则采用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44024853)治疗,服用该药物0.25g/d,3次/d。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大约2~3d对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进行一次监测,然后根据监测结果合理调整药物的用量。其中以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h血糖≤8.0mmol/L作为血糖控制满意的标准[6]。两组患者治疗疗程皆以连续治疗3个月计。1.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INS)及餐后2h胰岛素(RPG)水平,同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前述指标。1.4统
6、计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2结果2.1血糖与胰岛素水平变化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皆有明显下降,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组餐后2h血糖下降更明显,而B组患者空腹血糖下降更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胰岛素与餐后2h胰岛素水平皆未发生明显改变,组内及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2药物不良反应情况A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4%(6/44),包
7、括5例腹胀与排气次数增多、1例腹泻,对照组则为11.36%(5/44),全部为腹泻与腹部不适,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此外,所有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均能耐受,经治疗后症状明显减弱或者消失。3讨论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在所有糖尿病中约为90%,发病率高,需要长期坚持治疗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应加强重视。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病理基础主要是β细胞的功能缺陷与胰岛素抵抗所致,而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则是引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