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361927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9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理论若不包括对美育的研究,就是不完备的理论。语文学科教育若缺乏对美的教育,将是贫乏的教育。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纵观语文教材,它本身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每一篇课文都是一颗闪亮的珍珠。它几乎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美的各种风姿。困此,语文教学就不得不注重其中的审美功能,进行审美教育。一、美育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教育是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健康人格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而美育则是其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何为美育?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
2、漫主义剧作家、美学家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曾说:“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而语文美育就是语文学科所实施的审美教育,是应用美学原理和法则来教学语文和塑造人的教育。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语文美育不同于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的教育,它是凭借教材中一篇篇课文来实施的,是以语文为中介,是言语活动与审美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可见,语文美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作用。(一)美育是促进人的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发现这样
3、的现象,同一首乐曲,有的人听起来如痴如醉,觉得趣味无穷;有的人却听得索然无味。一幅绘画,有的人看起来意趣横生,赞叹不已,而有的人却感到是杂乱无章,是线条的随意勾画和颜色的任意涂抹。如此种种,都是由人们审美的修养高低所决定的。而人的审美修养又是由美育来培养的。可见,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国战国时期的教育家荀子曾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又说:“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形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前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
4、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上演,立即引起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理想,于是积极参加西部大开发,投身西部建设,渴望让自己美好的青春也能为理想而闪光。因此,美育在培养年轻一代的品德和个性方面而有巨大的陶冶教育作用。(二)美育是语文学习兴趣产生的基础。兴趣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的主要职能是使学生把学习化为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而兴趣的培养则离不开美育的功用。1、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就是它本身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只要
5、我们去开发利用,就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视野的开拓,情感的共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图画、音乐、多媒体投影,以及教师自身的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都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产生美的想像,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3、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力和想像力,去领悟文中之“景”,体会文中之“情”,明白文中之“哲理”,进行美的教育,也同样能调动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二、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语文学科是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除了工具性是它的本质属性之外,它还有更重要的人文性,对促进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现行的语文教育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
6、,培养运用语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成为思维敏捷,心胸开阔,具有主体意识,民族思想和创新精神的人。这就离不开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从语文教材方面看:语文教材本身是一个美的海洋,它给人以美感。其中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是审美意识的一种表现,具有审美的本质属性。语文教材编选的文章多属文质兼美,历代传诵的佳作。例如:同是写“莲”,语文教材中的“莲”是对莲的形态和实质的生动形象的描摹、联想和抒情;或描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摹写“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神韵;或联想“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乡情;赞美“出淤泥而
7、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情操……同时,语文课本中的古代诗词,又既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气势美;也不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坚贞不二的柔情美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美以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哲理意蕴……如此种种,足见语文教材中反映美的领域无限宽广。这为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功能奠定了客观基础。(二)从学生方面看:初中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虽然他们的年龄偏小,经验少,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认识结构,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