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表演游戏及认识及评价

对幼儿表演游戏及认识及评价

ID:25354410

大小:66.1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9

对幼儿表演游戏及认识及评价_第1页
对幼儿表演游戏及认识及评价_第2页
对幼儿表演游戏及认识及评价_第3页
对幼儿表演游戏及认识及评价_第4页
对幼儿表演游戏及认识及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幼儿表演游戏及认识及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幼儿表演游戏的认识与指导摘要:表演游戏是幼儿以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它以儿童自主、独立地对作品的理解去展开游戏情节。表演游戏对幼儿认知、语言、想象力、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对于幼儿表演游戏的正确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表演游戏幼儿正确指导一.概念与特点(一)表演游戏的概念对于表演游戏的概念,我国幼教界与西方幼教界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异。我国幼教界关于表演游戏的分类和概念理解受原苏联学前教育学的影响较大。原苏联学前教育学把幼儿园的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的游戏两大类。[1]表演

2、游戏是以“通过教养员的词(故事、朗读、谈话及看插图)所获得的观念为源泉的游戏”。[2]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到表演游戏在原苏联学前教育学理论中的两个内在规定性:(1)幼儿表演游戏的想法和内容来源于故事、朗读、谈话及插图等活动;(2)教师的语言是幼儿获得这些故事、朗读、谈话及插图内容的主要途径。由此我国学前教育学对表演游戏作了进一步的概括:“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中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3]而在西方幼教界,有几个词都与原苏联和我们所说的“表演游戏”一词相关或接近,例如Dramati

3、cPlay、Social-DramaticPlay9、Thematic-fantasyPlay等。按字面意义可以翻译为戏剧表演游戏、社会性戏剧表演游戏、主题想像游戏等,其本质特点是“假装”或“象征”,它包括我们所说的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从相关的概念界定中,我们可以概括出人们对于表演游戏的共识:(1)相对于幼儿的自由游戏而言,表演游戏具有一定的结构性。这种结构性既来自于“故事”为游戏提供的框架,也来自于教师的指导;(2)所谓“故事”,不仅可以指儿童文学作品,也可以是幼儿自己创编的故事以及他们经历过的事件。综

4、上所述,表演游戏是指儿童按照童话中的故事或情节扮演某一角色,再现文化作品的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4]。它以儿童自主、独立地对作品的理解去展开游戏情节。简而言之,表演游戏就是幼儿以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二)表演游戏的特点 ①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的内容,运用动作、表情、语言扮演角色而进行的游戏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所扮演的角色是文艺作品中的角色,游戏的情节内容也是反映文艺作品的情节内容。  ②表演游戏是以幼儿自娱而进行的游戏9  表演游戏与幼儿文艺表演不相同,它不是以演给别人看为目的的,而是幼儿自己的一

5、种游戏,即使没有人看,幼儿也会饶有兴趣地进行表演。  ③表演游戏是以文艺作品为依据的幼儿自创表演 表演游戏则只是大致地依据文艺作品,表演方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创的,表演情节也可以按照幼儿的爱好增减,所以表演游戏又是幼儿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一)歌舞表演活动被当作表演游戏在幼儿园的活动区很少看到真正意义上的表演游戏,幼儿园教师通常所说的表演游戏是指幼儿在区角进行的类似于歌舞表演的活动,这与表演游戏的本来意义相去甚远。在教师所说的表演游戏区,通常有录音机、音乐磁带、舞台(表演台)等,幼儿随

6、着音乐表演舞蹈、唱歌甚至走猫步、模仿模特儿的时装表演。(二)表演游戏的功能狭窄调查表明,表演游戏在幼儿园集体故事教学中的运用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种情况[5]:1.作为故事教学的末端环节。教师通常采用以下程序组织故事教学:(1)讲第一遍故事以后就所讲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提问;(2)以听录音、分角色复述、看图讲述等方式讲第二遍故事;(39)以师幼分角色复述、边提问边讲述等方式讲第三遍故事;2.作为故事教学的开端环节。运用在教学过程开端环节的表演游戏,一般由教师或由教师事先训练好的幼儿来表演给小朋友看。表演游戏承

7、担着提高幼儿对故事的兴趣、讲述故事和帮助幼儿复述故事的功能。3.用在提问环节。在教师讲过故事以后,教师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对话和表演角色动作。表演游戏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幼儿回答问题的兴趣,帮助幼儿记忆和模仿故事中的对话。(三)科学与童话的对立故事,尤其是童话故事充满了想像和幻想,这也是童话故事独特的魅力所在。但是,我们发现,一旦出现童话故事与人们头脑中一般认定的“科学事实”发生矛盾时,教师总是立即用科学事实武装幼儿的头脑,试图用科学知识来替换童话带给孩子们的想像与幻想。(四)表演游戏成为教师指导

8、下的集体活动由于表演游戏是被作为集体教学的手段来使用的,因此教师总是采用集体活动的方式组织幼儿的表演游戏这种用集体活动形式组织表演游戏的方式使教师不得不扮演“总指挥”或“总调度”的角色,这种做法极容易导致“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教师控制程度高,幼儿比较安静但很被动;控制稍一放松,幼儿又吵又闹,全班一片混乱。(五)重表演、轻游戏存在“即演即像”的要求、高控制化的指导以及9无论年龄大小都要求幼儿“即演即像”三种现象。(六)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