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氏手法治疗环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眩晕72例观察

龙氏手法治疗环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眩晕72例观察

ID:25351254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龙氏手法治疗环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眩晕72例观察  _第1页
龙氏手法治疗环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眩晕72例观察  _第2页
龙氏手法治疗环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眩晕72例观察  _第3页
龙氏手法治疗环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眩晕72例观察  _第4页
龙氏手法治疗环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眩晕72例观察  _第5页
资源描述:

《龙氏手法治疗环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眩晕72例观察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龙氏手法治疗环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眩晕72例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龙氏手法治疗环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72例颈性眩晕的患者经三步定位诊断明确环枢关节错位所致者,运用龙氏手法进行复位。结果痊愈:46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63.9%,有效率达100%。结论龙氏手法能够整复环枢关节错位,从而达到治疗眩晕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关键词】颈性眩晕;环枢关节错位;手法复位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中老年人,且有年轻化趋势。

2、临床表现以头晕为主,重者可出现猝倒,伴有呕吐、头痛、颈肩部不适、视物模糊、失眠、耳鸣、心慌、汗出等症状,颈部活动时诱发或加重。我院采用龙式手法整复环枢关节错位所致眩晕患者7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组病例均为2006年11月—2008年1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康复理疗科就诊的门诊患者,共计72例,其中女38例,男34例,年龄25~69岁,其中30岁以下9例,30~39岁22例,40~49岁17例,50~69岁24例。病程短者1天,长者2年半,其中1月以内24例,1~6月17例,>

3、;6月~1年12例,1年以上19例。症状均以头晕为主,颈部活动时诱发或加重,其中猝倒7例,颈肩部不适57例,恶心、呕吐46例,头痛35例,视物模糊20例,失眠18例,心悸13例。触诊:双侧环椎横突、枢椎小关节位置关系不对称,局部压痛。所有患者均拍摄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片,X线张口位片可见:寰枢关节半脱位;环齿侧间隙左右不等宽;环椎两侧下关节突最外连线不在同一水平线;环椎两侧块不等大;枢椎齿状突中轴线与棘突中轴线不重叠;环枢关节面不平行;正位片可见棘突偏向一侧;侧位片可见环椎“四边征”、“三边征”、枢椎可见“双边征”或“双突

4、征”。  1.2诊断标准采用龙层花等[1]提出的“三步定位诊断”,即症状、触诊、X线检查均定位于环枢关节。神经定位(症状)诊断根据其症状分析脊神经根、椎动脉损害部位;触诊包括横突、关节突及棘突;关于寰枢椎错位的X线诊断无统一标准,临床常规诊断标准不适用于“错位”诊断,故我们采用上述的X线诊断方法。所有患者均排除骨折、肿瘤、严重骨质疏松及内科病症所致眩晕(如:高血压眩晕、梅尼埃病等)。部分患者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颈椎磁共振、椎动脉造影及五官、眼科相关检查。  1.3治疗方法常规放松患者颈肩部肌肉,以拇指揉法为主,掌揉为辅

5、,以枕后小肌群及两侧与寰枢椎相连接肌肉为主,以缓解肌肉紧张,约5~7min,然后根据寰枢椎不同的错位方式选择相应的治疗手法,旋转式错位应用仰头摇正法,侧摆式错位应用侧向搬正法。  仰头摇正法:患者仰卧、低枕,术者一手托其下颌,另手托枕部并用拇指置于患椎偏歪侧横突后方,使头作上仰,(仰头可使颈2以下椎体后关节紧闭成“定点”)侧转,缓慢摇动2~3下,嘱其放松颈部后,将头转至最大角度时,术者双手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常有“喀哒”声。复位时的手法要点是:应仰头≤20°,转头≥30°的姿势,闪动力方向是向外上方[1]。  侧向搬

6、正法:患者仰卧,术者立于床头,一手托住其颈后并以拇指按住患椎横突侧向隆起处,另手托其下颌并用前臂紧贴其面部,双手合作将其头部先牵引并渐屈向健侧后屈向患侧,当向患侧搬至最大角度时,“定点”拇指不放松,与“动点”手同时做—搬、按、牵联合“闪动力”,有时病人可听到关节弹响声[1]。  复位结束后,重新触诊双侧横突或关节突,如关节复位不完全可重复复位1次,以定点手拇指置于错位关节突后方,动点手托其下颌并用前臂紧贴其面部,双手同时用力向后做—颈椎手法平牵,同理再做对侧。1次/d,10次为1个疗程。  以上关节复位的标准是症状好转、

7、消除,触诊颈椎横突、小关节对位正常,切勿追求响声,甚至以响声为复位标准,以避免发生矫形过正而伤及患者。  1.4疗效评定痊愈:眩晕症状消失,颈部活动正常,恢复正常工作,随访3个月无发作;显效:眩晕症状基本消失,颈部活动基本正常,长时间劳累或颈部活动不当时诱发轻微头晕,可坚持日常工作;有效:症状减轻,治疗后症状消失,但颈部稍大幅度活动再次诱发头晕,对生活工作有影响;无效:症状无改善。  2结果  痊愈:46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0例,最短疗程1次,最长2个疗程,治愈率:63.9%,显效率:88.8%;有效率:

8、100%。  3讨论  目前对于颈性眩晕的病因、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在各种学说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交感神经机能亢进及颈部本体感觉紊乱被认为是颈性眩晕发生的重要机制。龙层花等认为颈性眩晕主要是由上颈椎错位引发[1];刘景辉等临床研究认为环枢关节错位是导致颈性眩晕的重要原因,且手法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