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全面小康的主要内涵

解析全面小康的主要内涵

ID:25329376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解析全面小康的主要内涵_第1页
解析全面小康的主要内涵_第2页
解析全面小康的主要内涵_第3页
解析全面小康的主要内涵_第4页
资源描述:

《解析全面小康的主要内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解析全面小康的主要内涵

2、第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什么是“全面的小康”?人们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两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等指标来说明,也可以用平均工资水平、人均住房面积以及家庭机动车拥有量等指标来描述。但仅有这些量化指标还不充分,联系十六大报告的基本精神,就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方面说,“全面小康”的内涵还应当包含以下方面内容: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将更多表现

3、为发展需要的满足  改革开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脱贫攻坚战”以来,我国已经在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但这个阶段的“小康”是以温饱为主要参照物,以“衣食有余”为基本体现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明显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是以生理意义上的需求,也就是生存需要得到越来越高程度的满足为特点的。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吃、穿、用、住等方面的物质消费状况,在量和质上都普遍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人们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仅以城镇住房为例,我国2001年末时城镇居民人均居住(使用)面积为15.5平方米,比1980年时的5.0平方米增长了两倍还多。要知道,同期我国的城镇人口

4、从1.91亿人增长到了4.81亿人,增长了一倍半还多!  但人毕竟不只有生存的需要,还有发展的需要。全面的小康,就应当是人的发展需要不断得到更高程度满足的小康。人的发展需要不仅包括生理意义上的需求延伸,例如健康、休闲等;而且包括社会意义上的需要,例如提高文化水平、掌握更多社会竞争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等。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所揭示的就是“全面小康”的这一内涵。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将更多表现为私人资产的加速累积  在过去20余年中,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

5、提高上。  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6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366元。而在1980年、1990年和1995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为478元和191元、1510元和686元、4283元和1577元。我国目前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1980年相比,即使扣除物价因素,增长幅度也在300%以上。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目前的小康水平是指从社会整体看,人们的收入水平已经能够保证人们温饱有余。  符合规律地,当人们的收入提高到一定程度,私人财富就会不断实现累积。通俗说,就是人们的“家底”会变得越来越厚实。在过去一些年中,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不断超过收

6、入增长速度,反映的就是这种私人财富的变动趋势。从国际经验看,在社会收入增长的过程中,不但一部分收入会沉淀下来实现为私人的存量财富,而且当这种累积达到一定量时,其构成还有出现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早期的私人财富以金融资产为主,以后不动产的比重不断增加;二是,早期以满足远期消费为主的储蓄为主,以后为获取更多收益的投资部分会不断增加。  事实上,在住房商品化的改革和股市、债市的不断扩张中,我国社会已经明显出现了私人财富资本化的趋势。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私人财富的资本化”并非仅仅是发展私营经济、产生更多私人老板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要让社会大多数人都成为“有

7、产者”,要让普通老百姓都能有机会分享投资收益的概念。十六大报告中不仅第一次提出了一个“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发展目标,而且明确提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提出“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提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些重要认识,并非仅仅是要证明一个少数群体利益的合理性,而是要证明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利益的合理性。在今后20年左右周期内,我国人民的富裕程度将更多表现为私人资产的累积规模而不仅仅是收入水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风险将获得更完善的制度保障  在任何

8、意义上,小康生活都和安居乐业的状态密切联系。而“安居乐业”不仅和富裕相联系,而且和安全密切联系。在工业化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在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风险会明显加大。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各种资源成本上升,天灾、疾病等自然属性的风险单靠个人的力量已经无法承受;另一方面,失业、养老等社会属性的风险也需要依靠社会化的方式才能抵御。收入、财产、保障和环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福利的基本组成部分。全面的小康社会,一定是一个依靠社会化的力量、制度的力量来抵御各种风险的社会。社会化、制度化的保障体系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