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的解剖和生理

肺的解剖和生理

ID:25328602

大小:3.98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8-11-19

肺的解剖和生理_第1页
肺的解剖和生理_第2页
肺的解剖和生理_第3页
肺的解剖和生理_第4页
肺的解剖和生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肺的解剖和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肺的解剖生理十二区施荣肺的解剖及分段2概述肺位于胸腔,坐落于膈肌上方、纵隔的两侧。正常肺呈浅红色,质柔软呈海绵状,富有弹性。肺的解剖及分段3肺的形态两肺外形不同,右肺宽而短,左肺狭而长。肺的解剖及分段4左肺斜裂由后上斜向前下,将左肺分为上、下两叶。肺的解剖及分段5右肺的斜裂和水平裂将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6肺呈圆锥形,分一尖、一底、三面、三缘。前缘、后缘、下缘肺的解剖及分段7肺尖钝圆,经胸廓上口伸入颈根部。肺的解剖及分段8肺底在膈肌顶部上方,膈肌压迫使肺底呈半月形凹陷。肺的解剖及分段9肋面与胸廓的外侧壁和前、后壁相邻。肺的解剖及分段10纵隔面中央有椭圆形凹陷,称肺门内有支气管、血管、

2、神经、淋巴管的出入并为结缔组织包裹,称肺根。肺根内的结构排列自前向后为:上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肺的解剖及分段11膈面即肺底。肺前缘锐利,左肺前缘下部有心切迹,下方有一突起称左肺小舌。肺的解剖及分段12下缘位于膈肌上,是肺三个面的移行部,其位置随呼吸运动而显著变化。肺的解剖及分段13后缘在脊柱两侧的肺沟中,为肋面与纵隔面在后方的移行处。肺的解剖及分段14肺动脉肺动脉干起自右心室,在左主支气管前方向左后上行,至主动脉弓下方,平第4胸椎高度分为左、右肺动脉,经肺门入肺。肺的解剖及分段15肺静脉肺静脉由肺泡周围毛细血管逐级汇集而成。每侧两条,称上肺静脉和下肺静脉,组织结构肺的解剖及分段17

3、肺的解剖及分段18支气管肺段是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分布区的全部肺组织的总称。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左、右肺通常分别有10个肺段。肺的解剖及分段19右肺支气管肺段左肺支气管肺段上叶尖段(SI)上叶尖后段(SI+SII)后段(SII)前段(SIII)前段(SIII)上舌段(SIV)下舌段(SV)肺的解剖及分段20支气管肺段简表二右肺支气管肺段左肺支气管肺段中叶外侧段(SIV)中叶内侧段(SV)肺的解剖及分段21右肺支气管肺段左肺支气管肺段下叶背段(SVI)下叶背段(SVI)内侧底段(SVII)内前底段(SVII+SVIII)前底段(SVIII)外侧底段(SIX)外侧底段(SIX)后底段(SX

4、)后底段(SX)肺的解剖及分段22肺的解剖及分段23肺的解剖及分段24肺的解剖及分段25肺的解剖及分段26气-血屏障或呼吸膜——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表面活性物质肺泡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基膜血管内皮细胞基膜血管内皮细胞外呼吸(内呼吸)呼吸生理29一、呼吸运动: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节律性的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呼吸肌收缩/舒张→胸腔容积变化→肺容积变化→肺内压变化→肺泡与大气压力差→肺通气。呼吸肌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呼气肌:腹壁肌、肋间内肌。(一)吸气和呼气的发生1、吸气过程的发生:平静呼吸时,主要的吸气肌群收缩。2、呼气过程的发生:平和呼吸时,呼气动作是

5、被动的。当用力呼气(主动)时,除了吸气肌群的舒张外,还有呼气肌群的参与。(二)胸内负压及其意义无论在吸气还是呼气过程,胸内压始终是低于大气压,因此,通常将胸内压称为胸内负压。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①保证呼吸时肺泡张缩。②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③利于呕吐和反刍chu。(三)呼吸式、呼吸频率和呼吸音1.呼吸式: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2.呼吸频率:每分钟的呼吸次数。3.呼吸音:呼吸运动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及出入肺泡(只能)时产生的声音。091气体交换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以及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O2和CO2的交换。气体交换动力:气体分压差分压:混合气体中,各种气体所占压力份额气体交

6、换过程O2和CO2都是从高分压一侧,通过气体分子通透膜,扩散到低分压一侧。肺换气肺泡影响肺换气的因素1、呼吸膜厚度:0.2-0.5um肺炎、肺水肿时,呼吸膜增厚,气体扩散速度下降,影响肺换气2、呼吸膜面积面积愈大,扩散的气体量愈多运动:↑肺气肿、肺不张等疾病时↓3、肺血流量肺血流量的多少,影响呼吸膜两侧O2和CO2分压影响组织换气的因素1、气体分子通透膜的通透性正常的情况下,通透性极强病理条件下:通透性降低,影响组织换气。2、全身血液循环障碍心力衰竭、局部贫血、淤血等病理条件下组织换气受到影响,严重时引起局部缺氧。气体运输氧的运输:主要是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

7、HbO2)的形式运输,约占98%;而溶解的甚微,仅约占2%。(2)二氧化碳的运输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运输。血浆中溶解的CO2量7%,主要是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23%)和碳酸氢盐(70%)的化学结合形式运输。碳酸酐酶血浆毛细血管壁呼吸运动调节(一)神经调节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许多调节呼吸运动的细胞群---呼吸中枢1、延髓基本呼吸中枢吸气中枢交互抑制呼气中枢吸气中枢兴奋----呼气中枢抑制→吸气运动呼气中枢兴奋----吸气中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