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327442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简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缺失现状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缺失现状及对策 在人的成长发展中,大部分都经历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学校主要培养的是人生存之道,社会则注重的是人际交往、为人处事,而家庭教会的则是做人的道理。而作为人生教育的第一步,对于留守儿童来讲,却是渴望而不可求的,而隔代教育也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不仅严重制约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要重视起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缺失现状 由于父母或一方外出打工、经商,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条件都发生了巨大改变,父母对孩子在衣食住行等各
2、个方面的教育都不够完善,对孩子关注度很低,因此相农村留守儿童严重缺乏家庭教育。同时,家长和监护人过于陈旧的教育理念,也使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无法得到全面培养与引导。而家长对孩子衣食住行情况的忽视,也使得留守儿童常常要独自承受生活现状,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生活方式、经济体制、利益格局等方面都放生了巨大变化,而与之而来的思想价值观也对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造成了一定冲击。另外,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当地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育管理也有待完善。而对于需要情感抚慰、心理引导的留守儿童,学校也没有设置心理咨询课程,难以满足儿童各个阶段
3、的身心成长需求,需要做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二、优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分析 1.优化隔代教育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不论是家长还是监护人都应该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以平常心来看待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积极帮助孩子解决成长困惑,重视启发和引导。对此,农村基层部门应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定期举办各种老年培训活动,帮助祖父辈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其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家长也应该不断提示自身文化素质,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整合教育资源,联合社会公益组织和媒介等,加大留守儿童之家、家长学校等方面的建设力度,在提升教育科学性、有效性的同时,充分满足
4、和解决儿童精神层面的需求和困惑,培养其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理念。 2.强化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首先,应加强寄宿制教育的推广。政府应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最大限度的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住宿方面的便利,以此来增强对儿童的关爱与监督。同时,学校也要准确把握假期家长返家的时机,通过开展家长会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也让家长对儿童的学习、成长情况有全面了解。有效弥补日常生活、成长中,留守儿童家庭亲情的缺失。 其次,学校应建立留守子女的跟踪管理档案。做好重点帮扶学生名单的记录排列,并挑选出需要重点帮扶的留守儿童。并且可以通过教师志愿者工作模式的实施,来优化
5、心理教师的配备。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多通过交流、谈心的方式开展。而对于亲情帮扶,学校则可以设立亲情、社会帮扶日等。 最后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学校能够建立帮助临时监护人教育留守儿童的相关教师队伍,教师们要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并且要关心儿童,能够经常设置一些活动来让孩子参与到集体中,促进孩子感受到集体的欢乐。另外教师经常与孩子的服务沟通,以此来让服务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了解,从而来有效对孩子进行教育。另外,要建立相关的心理咨询室,能够提升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心理咨询室,在生活中要对留守儿童多加关注,以此来发现其心理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
6、措施进行解决,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从而来促进孩子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 3.完善政策,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 与父母一同进程读书是很多留守子女的愿望,而要想实现这一愿望,就必须要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对于进程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应加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尽可能的实现其子女入学的就近安排,若条件允许,还可以开设创办公立学校,专门接受进城务工子女。另外,对于农民工子女的歧视性政策方面,政府也应该给予合理修改,并通过实施收费标准降低、减免借读额外费用等手段来改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进而真正实现留守儿童随父母进程读书的愿望,并接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
7、,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4.加大宣传力度,优化家长教育理念 对于当前片面的传统教育理念,应加强各界资源的整合,加大正确育儿理念的宣传力度,纠正那种“只有给孩子充足的钱,才能够让孩子获得更好教育”的理念。对此,应主动联系问题比较典型的留守家庭,从整体上转变家长群体的教育理念。农村与城市应加强联合共同应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外出务工人群居住地的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与农村学校建立定期沟通、交流平台,做好家长工作,引导其积极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在沟通联系上,时间不能相隔太久;沟通内容与方式上,应加强对子女身心综合情况的了解,并通过书信、和网络等多种方式进行联系。另
8、外,还要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