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贮存损伤研究进展论文

血小板贮存损伤研究进展论文

ID:25324177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血小板贮存损伤研究进展论文_第1页
血小板贮存损伤研究进展论文_第2页
血小板贮存损伤研究进展论文_第3页
血小板贮存损伤研究进展论文_第4页
血小板贮存损伤研究进展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小板贮存损伤研究进展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血小板贮存损伤研究进展论文关键词:血小板贮存超微结构糖蛋白血小板贮存损伤(ThePlateletStorageLesion,PSL)是指从采血、制备、储存到把血小板用于病人的这一过程中,血小板因受到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形态和功能受到损伤。近年来,临床对血小板的需求不断增加,血小板的制备和储存状况也逐步改善,但是PSL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血小板的输后体内恢复率及寿命,削弱了临床治疗效果,甚至引起输注无效。因此对PSL机理的研究和预防措施的探索成为输血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就近年来对PSL的研究和进展综述如下。1血小板超微结构改变1.1形态未活

2、化的血小板呈光滑的双面凸盘状体.freel。按血库标准制备的新鲜血小板,形态发生轻微改变,出现棘突、伪足和弱聚集。这些改变经37°C孵育30min后可逆转[1]。在贮存期间,因活化或新陈代谢衰竭导致血小板膜屏障功能受损,从而引起血小板肿胀甚至溶解。22°C振摇保存24h,约有3%~5%的血小板溶解或气球样变;保存5d,增至5%~10%;若保存不当,受损血小板可达95%[2]。1.2贮存颗粒α-颗粒控制着血小板在血液凝固、炎症修复过程中的功能。保存3d,α-颗粒电子密度下降,部分α-颗粒融合形成大的混合颗粒;保存5d,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法制备的浓

3、缩血小板(PRP-PC)中的α-颗粒明显减少,但用白膜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BC-PC)中的α-颗粒数量则保持相对稳定。致密体是血小板受到兴奋刺激后发生释放反应的贮存场所,α-颗粒和致密体通过与开放管道系统(OCS)融合进行释放。在颗粒释放的同时,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MP-140表达增强,这一特性可用来评估浓缩血小板在制备和保存过程中活化的程度。在α-颗粒中,有许多物质并非源自巨核细胞或由血小板自身合成,而是从血浆吞噬而来,故可推测,贮存血小板输到体内后,α-颗粒可通过细胞摄粒作用而得到恢复[3]。1.3OCSOCS是血小板特有的内膜系统,由外部

4、浆膜内陷构成,贯穿整个血小板形成许多管腔。OCS具有“双行道大街”的作用,即血浆与血小板内部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除摄入和分泌作用外,OCS还是伪足伸延的膜贮备场所。新鲜血小板的OCS管腔直径很小,随保存时间延长逐渐增大。这由于α-颗粒与OCS融合引起了OCS肿胀。在保存3d以上的血小板中可观察到α-颗粒与OCS融合的现象,随保存时间延长,血小板中的OCS逐渐减少,溶解了的血小板中不再有OCS[1]。1.4细胞骨架血小板中的肌动蛋白和肌凝蛋白微丝组成细胞骨架,在血小板的变形、颗粒释放、伸展和血块收缩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释放反应中肌动蛋白与α-颗粒

5、膜蛋白结合,参加颗粒的能量依赖性运输。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血小板代谢能力耗尽,运输颗粒到浆膜外层的能力丧失,肌动蛋白的Ca2+依赖性蛋白水解导致了膜骨架功能损伤,浆膜脂质双层稳定性下降,血小板对内皮细胞产生强有力的粘附,微泡增多,膜内侧的磷脂酰丝氨酸(PS)暴露到膜表面,形成血小板3因子(PF3),促使因子X活化和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血小板保存5d后,PF3活性可增加12倍,血小板出现广泛聚集[4]。2血小板功能及代谢的改变2.1糖蛋白GPⅡb/Ⅲa与血小板聚集功能在制备和保存过程中血小板受到各种刺激被活化,GPⅡb/Ⅲa与纤维蛋白和其它粘

6、连蛋白(如vEHP能抑制磷脂酶A2,削弱血小板聚集反应,并能产生心脏毒素。近年来为血小板保存设计了专用袋。新一代的血小板保存袋采用了透气性好、难溶于血浆的TRHTM材料和柠檬酸盐基增塑剂。血小板通过三羧酸循环能将柠檬酸盐基增塑剂转变成无害的化合物而代谢[7]。3.4贮存介质80年代首次报道了在非血浆介质中保存血小板,目的是为了节约血浆,减少因输血浆蛋白引起输血反应的危险。近年来,人们采用醋酸盐作为保存液成分,发现在三羧酸循环中醋酸盐的氧化消耗能提供血小板需要的ATP,降低糖酵解速度。醋酸盐还能利用氢离子使浓缩血小板悬液的pH保持稳定[8]。需

7、要指出的是:保留>15%的自体血浆对血小板完善保存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血浆太少将无法维持缓冲能力和葡萄糖水平,对血小板贮存不利。3.5残余白细胞的影响3.5.1与血小板竞争血浆中的营养,可加速PSL。3.5.2释放各种酶和细胞分裂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引起受血者产生输血反应[9]。3.5.3直接产生有害影响,如引起HLA同种免疫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等。采用白细胞滤过器清除白细胞,可减少部分影响,但对血小板贮存的稳定性会产生不利影响[10]。在采血后24~48h内,血液中的白细胞对全血和浓缩血小板悬液的杀菌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粒细胞能清除存在于皮肤表面并

8、在静脉穿刺时带到血袋中的细菌。从理论上讲,早期过滤白细胞可能使浓缩血小板悬液更易生长细菌。但是1997年Soeterboek等[11]报道了荷兰三家血库1994、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