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有感练习及答案

望月有感练习及答案

ID:25315250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望月有感练习及答案 _第1页
望月有感练习及答案 _第2页
望月有感练习及答案 _第3页
望月有感练习及答案 _第4页
资源描述:

《望月有感练习及答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望月有感练习及答案[望月有感练习及答案]望月有感练习及答案望月有感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望月有感练习及答案。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此诗完整的题目为“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犹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⑤九秋:秋天。(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两联写由于战乱、饥馑,家业无存,田园荒芜,家中亲人四海漂泊。B.尾联是想像之语,

2、虚实结合,表达了兄弟们同时望月产生的怀乡思亲之情。C.全诗语言平实,不事雕琢,意蕴深厚,真挚动人,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D.全诗通过描写骨肉离散之苦,深刻地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2)“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请简要分析其妙处。(3)请指出诗歌的颈联有哪些意象?(4)“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诗句除了运用对偶,还运用了比喻,请结合全诗对该句比喻修辞的作用作具体分析。(5)诗中的“干戈”和“吊影”的含义是什么?(2分)(6)“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与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异同?。答案(1)B(2)妙在

3、以“雁”“蓬”为喻,表现手足离散天各一方,犹如纷飞千里的孤雁;辞别故乡流离四方,仿佛深秋断根的蓬草。形象而传神地写出诗人饱经战乱、兄弟离散的飘零之苦。(3)影、雁、根、蓬(4)“千里雁”一喻,将与亲人分离后孤单的自己比作在千里迁徙中落单的孤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孤独感,有形影相吊之意。“九秋蓬”一喻,将在荒年、战乱中离散的兄弟姐妹比作散飞的蓬草,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相思之情。深化了骨肉分离而自伤孤寂的感情。(意对即可)(5)干戈:指战争(“武器”也可)(1分);吊影:对影自怜,指因没有亲友陪伴而孤单。(“孤单、孤苦伶仃”之意即可给1分。如孤单、孤苦、无亲友陪伴、对影自怜等)(6)同:都

4、是巧借明月寄托对远隔千里的兄弟的挂念(2分)(有“借月”之意给1分,有“思亲”之意1分);异:“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表达的是与兄弟无法团聚的伤感。(“悲”“悲伤之意可给1分)。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是对远隔千里的兄弟的美好祝愿(”喜“”乐观“”豁达“之意可给1分)。二:1、赏析“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的表达效果。答:诗人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藻作比,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兄弟姐妹手足离散,天各一方,飘转无定,孤苦凄惶,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抒发了战乱时期兄弟离散的骨肉相思之苦。3、“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望月思乡的情感经常

5、出现在诗词中,请举两个例子并注明作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4、《望月有感》中运用比喻的修辞表达独在异乡的兄弟姐妹们自伤孤寂的感情的诗句是“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5、借月抒发骨肉相思之情的诗句是: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