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风患者的辨证施护论文

浅谈中风患者的辨证施护论文

ID:25308829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9

浅谈中风患者的辨证施护论文_第1页
浅谈中风患者的辨证施护论文_第2页
浅谈中风患者的辨证施护论文_第3页
浅谈中风患者的辨证施护论文_第4页
浅谈中风患者的辨证施护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风患者的辨证施护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风患者的辨证施护论文..【关键词】中风;患者;辨证施护中风是现代医学中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属于脑梗塞、脑动脉痉挛、面神经麻痹等范畴,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意外的疾患。祖国医学认为“中风”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证..,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起病急,变化迅速,病情危重,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在临床上“中风”亦有中经络及中脏腑之分,根据"中风"病的临床特点及笔者多年来的临床护理经验,现浅析如下。1病因病机中风病虽发病急骤,但其病形成却有较长时间的潜在过程。起病多

2、因本虚标实,本虚者气虚、阴虚或阳虚,是脏气之虚为其病理基础;标实者则以风火痰瘀为其病理产物。风者即肝风,多由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而阳气化风或大怒伤肝、肝火上逆是引动肝风的重要因素;火者指五志化火,肝阳亢盛则肝风上冲;肾阴不足则虚火上逆;阴虚火旺则心火妄动,辛辣厚味、脾胃积滞化热均能引动内火之发。痰者多由肥甘厚味饮酒过度,内伤脾胃运化失司聚湿生痰。痰者多有气郁血滞或气虚不运而成血瘀,以及风火痰凝久皆能致瘀,中风病应属内伤病,而且以虚损为其病本,标实之风火痰瘀均由本虚演变而成。2分辨证分型临床上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2.1中经络凡不经昏迷或

3、有短暂的意识不清而出现的口眼歪斜、偏瘫不语等症者,为中经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均属此范畴。病人得病初期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或不经昏倒,或短暂的迷糊失神,继而出现口眼歪斜,肢体麻木沉重,活动不利或半身不遂,舌强,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凡此种病证多为肝阳上亢,痰火阻络,治疗上应平肝潜阳,化痰通络。如果病人起病缓慢多休息时或睡眠时发病,头晕头疼,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不清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弱,此种病人多属气虚血瘀,瘀血阻络,治疗上应以益气活血逐瘀通络法。2.2中脏腑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主要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呼

4、吸急促烦躁不安或目合口张,鼻鼾息微,肢体瘫软,二便失禁。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或脉微欲绝。中脏腑当其昏迷时亦叫猝中期的闭证,应当分清阳闭和阴闭及脱证,不管属何种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积极抢救使其苏醒为当务之急。如属阳闭者,两手握固,牙关紧闭,面赤气粗,口臭、鼻鼾、痰鸣、苔黄腻、脉滑而数,此时应辛凉开窃清肝熄风。如阴闭者除兼有闭证外,有面色苍白,唇暗,痰涎壅盛,静卧而不烦,四肢不温,苔白腻,脉沉滑而缓,为痰气闭阻,治疗上应辛温开窍。脱证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汗出不止,二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为欲绝为脱证,治疗应回阳救逆

5、扶正固脱。3辨证施护3.1中经络施护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和休息环境,注意心理护理,使之保持精神愉快,保持阳光充足,听听轻音乐,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中风脑组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因而吸氧是很重要的。遵医嘱间断吸氧,注意氧气管道畅通,每24小时换鼻导管1次,并换另一侧鼻孔,以免一侧鼻粘膜长时间受刺激而引起咽后壁发炎或坏死。绝对卧床休息,取适宜卧位,头部宜放平,避免搬运。有口眼歪斜者,因严防风寒刺激,局部保暖,眼睑不能闭合者,可戴眼镜或敷盖上清洁纱布,以防风吹或灰尘刺激,引起结膜炎。密切观察精神意识,呼吸、血压、大小便、脉象、舌苔的变化,特别是入

6、睡时呼吸,如夜间出现鼻鼾深重,呼吸深慢与平时不同,要特别注意病情变化。中经络者忌用止血剂,以免血液凝滞,影响益气活血逐瘀的作用。加强饮食调节,长期卧床使其受纳水谷的功能减退。宜少食多餐,不宜过饱,多食水果蔬菜如:海藻、山查、木耳、香茹、芹菜等,具有降脂、降压,防止血管硬化,及补益作用。痰多者少食油腻,对中经络的空虚,风邪人中型者,切忌食用肥甘厚味之动风食品。中经络的风阳痰火型病人易出现便秘,可服蜂密以养阴清肺,润肠通便。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颅内压升向。便秘者必要时针刺大肠俞、大枢、足三里、阳陵泉等实,如效果不好可用甘油或肥皂水灌肠。尿潴留时可

7、针刺中极、三阴交、必要时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导尿。因行动不便,语言障碍,可造成病人精神紧张,悲观失望,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故应针对病人,做好说服解释工作,避免七情所伤,使其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以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病情稳定后,应早期配合针灸治疗,选穴分别是风腑、风池、合谷、颊车、内庭、太冲、阳陵泉、地仓等穴。以平肝熄火,通经络,初次选穴不易多。避免病人恐惧、紧张、影响治疗效果。可根据病情虚实,分别采取解补手法。协助病人进行主动或被动活动,从促进痪肢的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变形,治疗时(注射)应在健侧。注意患肢血液循环、经常按摩鼓励

8、患者适当参加功能锻炼如太极拳、气功、推拿、体疗等,以恢复机体功能。3.2中脏腑绝对卧床休息,不要随便搬动患者,头部略高,可置冰袋。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痰阻塞者随时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