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控制权,剩余索取权配置与国企治理模式

论控制权,剩余索取权配置与国企治理模式

ID:25287993

大小:76.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9

论控制权,剩余索取权配置与国企治理模式_第1页
论控制权,剩余索取权配置与国企治理模式_第2页
论控制权,剩余索取权配置与国企治理模式_第3页
论控制权,剩余索取权配置与国企治理模式_第4页
论控制权,剩余索取权配置与国企治理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控制权,剩余索取权配置与国企治理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控制权,剩余索取权配置与国企治理模式重构本文作者(杨齐),请您在阅读本文时尊重作者版权。内容摘要: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国企治理结构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配置是国企治理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国企的剩余控制权由管理层获得,导致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通过控制权的适度分享与剩余索取权向人力资本所有者适度配置,有利于优化国企治理结构,解决国企内部人控制问题,提高国企治理效率。关键词:国企治理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监督权董事任免权剩余控制权的内涵一般意义上的控制权是指当一个信号被显示时决定选择什么行动的权威。Berlin和Means是较早对公司控制权进行系统研究的

2、学者,从实用角度出发,他们将控制权界定为无论是通过行使法定权利还是施加压力,实际上享有选举董事会成员或其多数成员的权利。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先后提出了剩余控制权(GrossmanandHart,1990)、决策控制权(FamaandJensen,1983)、实际控制权和名义控制权(AghionandTirole,1997)等与公司控制权相关的概念。格罗斯曼、哈特等人的不完全合同理论明确指出,剩余控制权的重要性来自合同的不完全性。所谓剩余控制权就是指事先未能在契约中明确规定如何使用的权利,是决定资产在最终契约所限定的用途以外如何被使用的权利。能够事先在契约中明确规定的在什么情况下

3、如何使用的权利则称之为特定控制权。按照GHM理论的分析框架,合同的不完全性导致了剩余控制权问题,即在合同未明确规定的情况下的权力归属和行使问题。“在合同不完全时,所有权是权力的来源”,因为“对物质资产的控制能够导致对人力资本的控制,雇员将倾向于按照他的老板的利益行动”。不完全合同理论把剩余控制权看作产权的本质,对于剩余控制权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十分模糊,法马和詹森(1983)弥补了这个缺陷,按照法马和詹森对企业决策程序的划分,企业决策可分为“决策管理”和“决策控制”。国企治理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国企的改革与发展一直是经济研究的热点,伴随着国有企业

4、改革的深化,建立有效的国企治理模式成为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国资委2004年开始在央企建立董事会制度的试点改革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已基本建立了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为架构的公司治理模式,但从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治理效果较差,突出表现为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内部人控制是指企业的经理和工人在企业私有化的过程中获得相当大的一部分控制权后,经理和工人共谋利益的现象。马歇尔(1890)把内部人控制局限于向交易者收取佣金,滥用权力,提拔和使用亲朋好友以及敷衍塞责等三个方面。青木昌彦(1994)提出了转轨经济中的“内部人控制”(InsidersControl)是指国有企业的经理或工人,在企

5、业公司化过程中获得相当大部分控制权的现象。长期以来,我国国企高管人员的任命权掌握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手中,选人、用人也主要是在企业内部和政府部门内选择,双方人员常有互调互任的情况,即便在上世纪90年代后企业改制为公司也是如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监督合谋,因此对国企的监管也就难以有效实行,形成了比一般企业内部人控制更为严重、复杂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国企治理存在问题的根源(一)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配置不当公司治理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一致的看法是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对企业所有权安排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二者相互对应地配置于企业同一主体是企业效率最大化的本质要求,巴泽尔对此形象

6、地表述为:“决定所有权最优化配置的总原则是:对资产平均收入影响倾向更大的一方,得到剩余的份额也应该更大”。哈特(1995)也指出,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是高度互补的,它们的分离将导致“套牢”问题,且在有些情况下它们的分离根本行不通,并将导致公司控制权市场的无效率,故把它们配置给同一个人是合理的。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归全体公民所有,但全体公民无法对企业实施有效管理,因此将企业的控制权委托给国资委执行,国资委是国有企业控制权的受托人,但国资委亦无法直接对国有企业进行管理,国资委又将控制权委托给董事会执行,国资委通过对董事会人员的任免权保持了控制权,而国资委作为国家特设机构,本身不可能享有

7、国企剩余,也就缺乏动力去追求剩余控制权。同时,由于缺乏对国资委的有效监督和国企管理者任免机制的不足,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监督合谋,国资委对国企董事的任免权变为廉价投票权,所以国企的剩余控制权甚至部分名义控制权被国企管理层获得,但是国企的管理层却不享有剩余索取权,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配置的不对称导致了国企治理的低效率,形成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国资委也就无法保障所有者应有的剩余索取权。(二)缺乏有效监督国企中形成严重内部人控制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监督,主要存在四个问题。一是国企的所有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