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时空的语文教育

穿越历史时空的语文教育

ID:25281723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穿越历史时空的语文教育_第1页
穿越历史时空的语文教育_第2页
穿越历史时空的语文教育_第3页
穿越历史时空的语文教育_第4页
穿越历史时空的语文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穿越历史时空的语文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穿越历史时空的语文教育穿越历史时空的语文教育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许书明教授新作《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即将出版,来电嘱我写序。我本一草根教师,一辈子在教学第一线耕耘,对语文教育史研究甚少甚微,作序无疑是挑千钧重担,极不相称。然而,对中学语文教师而言,该书向市,无疑是学习的好材料,能从中得益提升;加之许教授的邀写盛情,就不揣唐突,谈一点鄙陋之见,求教于语文教育方家与语文教育同行。  研究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的意义与价值,许教授在该书导论中已阐述得清楚明白,我十分赞同,在此赘言几句当今语文教学中的乱花已经迷人眼的现状,不过是更为强调此项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语文学科的

2、改革与实践在基础教育设置的诸学科中,从认识到做法大概是最为活跃的,提法林林总总,实施琳琅满目,其中不乏符合学科教育规律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启人深思的经验,但冷静思考梳理,就可发现在喧嚣声中良莠并存,鱼龙混杂,干扰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切实提高。简言之,有两种状况特别值得关注,应对之持清醒的态度。  穿越历史时空的语文教育穿越历史时空的语文教育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许书明教授新作《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即将出版,来电嘱我写序。我本一草根教师,一辈子在教学第一线耕耘,对语文教育史研究甚少甚微,作序无疑是挑千钧重担,极不相称。然而,对中学语文教师而言,该书向市,无疑是学习

3、的好材料,能从中得益提升;加之许教授的邀写盛情,就不揣唐突,谈一点鄙陋之见,求教于语文教育方家与语文教育同行。  研究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的意义与价值,许教授在该书导论中已阐述得清楚明白,我十分赞同,在此赘言几句当今语文教学中的乱花已经迷人眼的现状,不过是更为强调此项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语文学科的改革与实践在基础教育设置的诸学科中,从认识到做法大概是最为活跃的,提法林林总总,实施琳琅满目,其中不乏符合学科教育规律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启人深思的经验,但冷静思考梳理,就可发现在喧嚣声中良莠并存,鱼龙混杂,干扰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切实提高。简言之,有两种状况特别值

4、得关注,应对之持清醒的态度。  一是隔断历史。一讲到语文,只认定独立设科以来的百年历史,百年前的全是糟粕,不屑一顾,甚而认为不是语文,没有语文。平心而论,我们的现代语文,除了特定的年代、特定的政治运动对语文学科的目的任务干扰乃至冲击外,中小学语文的理念与做法,基本上沿用独立设科以来的指导思想,从大纲制定,教材编写,练习设计,到考试评价,尽管有种种调整与变动,但航向并无质的变化。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1904年1月)颁布癸卯学制,我国语文课程独立设科自此开始。当时新学堂的学制、课程以至教材,大都从东西方先进国家引进,但语言文字独立设科,须我们自己探索建设,因而中

5、国文学一科应运而生。《学务纲要》中明确规定其中国文学一科,并宜随时试课论说文字,及教以浅显书信、记事、文法以资官私实用。但取理明词达而止又明确:中小学堂于中国文辞,止贵明通。显然,这个学科的目的任务是把握文辞的训练,达到实用的目的。关键词两个,一训练,二实用。在当时向西方科学顶礼膜拜的环境中,许多学科尤其理科,由国外直接引进,中国语文当然不可能直接引进,但重视现代性诉求,受西方技术至上的思想影响,完全不足为怪。比如叶圣陶年青时曾明确地说,一般人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在《国文教学》中又说:国

6、文教学固然要重视精神训练,但尤其要重视技术训练,即重视了解文字和运用文字的训练把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实在是不必要的。语文教学为寻求一条提高质量的途径,几十年来,一直在语文知识结构、语文能力训练方面作系列化、序列化、科学化、线性化的不懈探索,然而,效果不理想。1978年3月16日吕叔湘在《人民日报》上对语文教育的责难就是明证。  语言文字具有实用功能,语文能力的提升须经过一定程度的训练,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不能把它推到极端,成为语文教育的全部。把技术至上推到极致的是标准化试题引入高考与应试教育的全覆盖。那些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等,因改革需要,或媒体

7、需要,不过是点缀、表演,语文教学的常态是课内课外知识点操练,考试点操练。因考而教,分数至上,已形成教师的习惯性思维,形成教师的有意教学行为与无意教学行为。这不能不说是悲哀。  语文为何物?语文教育究竟做什么?有识之士,有使命感的语文教师,不断在叩问,不断在寻觅,面对强大的应试潮流,面对理性工具的强大气流,步履维艰。  发展是不能割断历史的,那是血肉相连的命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更是如此。中国古代语文尽管未独立设科,尽管是文史哲不分家,但其中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与掌握还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割不断,甩不掉的。了觧其中的利弊得失,有益于今天走好健康发展的路。

8、可惜的是相当数量从事语文教育的人对古代语文教育不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