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桩施工设计方案

旋挖桩施工设计方案

ID:25278004

大小:314.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1-19

旋挖桩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旋挖桩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旋挖桩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旋挖桩施工设计方案_第4页
旋挖桩施工设计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旋挖桩施工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目录一、编制依据2二、编制原则2三、工程概况3四、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4五、施工总体目标5六、旋挖钻施工方案5七、断桩处理预案19八、施工保证措施21九、安全环保28旋挖钻成孔灌注桩工程施工方案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一、编制依据1.现场踏勘、施工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和信息。2.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技术力量和施工机械设备。3.我公司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4.本工程涉及的施工技术、安全、文明、质量验收方面标准等。(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2、》(JGJ79-201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20300-2013)(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J253-2012(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9)《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04-2014)(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1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指南》(GB/T24001-2004/ISO14001:2004)(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二、编制原则1.在充分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以设计图纸为依据,采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2.整个工程全过程对环境破坏最小,采取对周围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周围环境的破坏。3.充分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设备,做到机械化作业、标准化作业、流水作业,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相结合原则。4.强化质量管理,树立优良工程观念,创一流施工水平,

4、创精品工程。5.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方案、信息、时间与空间条件的优化处置,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及社会效益的预期目标。三、工程概述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1、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地上18层,建筑高58.65m。1、2建设单位:1、3施工单位:1、4勘察单位:1、5设计单位:1、6工程地点:1、7工程布局:1、2工作内容⑴工作范围为++工程桩基工程施工。⑵工作内容包括护筒埋设、设备安装、成孔、清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声测管制作与安装、混凝土浇注等。2、工程地质条件:(详

5、见地质勘察报告)3、水文地质条件:(详见地质勘察报告)4、本桩基工程的地质特点:本工程的地质地层,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内岩土层的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杂填土①-1(Q4ml)”:杂色,松散,主要成分为碎石、砖等建筑垃圾,堆积时间约10年,均匀性差。层厚0.50~3.30m,平均厚度为0.93m,层底高程165.52~177.96m,底界平均高程173.27m,场地分布广泛,29个孔揭露到该层。主要是1、2、3楼地段缺失。(2)种植土①-2(Q4ml):浅黄褐色,成分为粉质粘土,含有植物根系。层厚0.50m,仅分布在

6、场地内2#楼柑桔园。(3)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②-1:灰色~灰黑色,软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厚度0.80~2.90m,平均厚度1.73m,层底标高170.87~172.11m,底界平均高程171.45m。分布于8号楼的ZK17、ZK25、ZK26钻孔。(4)粘土(Q4al)②-2:黄褐色,可塑状,局部硬塑,切面光滑,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含有少量粉砂。厚度0.70~8.10m,平均厚度3.64m,层底标高161.69~178.69m,底界平均高程171.29m。

7、场地北面广泛分布,19个钻孔揭露到该层,8、9、10、11号楼场地基本上缺失。(5)中砂③(Q4al):黄褐色,湿,松散-稍密,粒径为0.30-1.00mm,大于0.25mm的颗粒含量约占55%,主要成分为石英,呈棱角状、次棱角状,粘粒含量约40%,含有少量卵石。厚度1.10~2.70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m,平均厚度1.67m,层底标高165.40~175.25m。本层呈透镜体状,主要有分布在ZK13、ZK25、ZK28、ZK35孔处。(6)卵石④(Q4al):杂色,次圆状,稍-中密状,粒径大于20㎜的颗粒质量含

8、量60%,其中大于5cm的颗粒质量含量为10-20%,2-5cm颗粒质量含量占40-50%,底部含有大于20cm的漂粒,约占5%,主要成分为石英砂岩,卵石坚硬,微风化,排列无序,充填砂砾及粘性土,随深度增加卵粒含量稍有增加。本层的成分、结构的均匀性较差,性质不太均匀。回转钻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