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与节水型社会建设

区域经济发展与节水型社会建设

ID:25274080

大小:6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19

区域经济发展与节水型社会建设_第1页
区域经济发展与节水型社会建设_第2页
区域经济发展与节水型社会建设_第3页
区域经济发展与节水型社会建设_第4页
区域经济发展与节水型社会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发展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区域经济发展与节水型社会建设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世界人均的1/3,且分布很不均匀,目前我国663个建制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达110多座。在这种情况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水资源,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将成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局面,保障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近两年,水利部开展节水型社会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并初步形成了一套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理论体系。今后,需要进一步宣传和推动这项工作,在不断总结

2、经验的基础上将这项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下去。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需要,也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一项涉及全社会各层面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因此,研究“节水”问题,要在从工程技术层面讨论问题的同时,对由水资源再分配衍生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妥善处理节水型社会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中节水,在节水中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我认为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应特别注重以下三个环节。  一、加强制度建设,形成有效的节水制度网络  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是人

3、们所创造的用于引导和限制人们交往行为的框架。制度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规则(如价值信念、道德观念、伦理规范、意识形态等)和国家制定的正式规则(如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等)及实施机制所构成。管理制度缺位,监督实施机制低效,是很多改革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反思中国水资源问题产生的根源,既有客观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由于长时期以来推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实施粗放型的发展方式造成的,是人类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以制度的形式,并通过制度的功能作用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文明进程,产生对自然界的严重损害而造成的。因此,只有建立一整套水资源管理制度,

4、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激励机制和限制办法,使节水成为用水户自觉的、自发的长效行为,而不仅仅是靠行政推动和资金扶持的权宜之计。  1、加强涉水法律法规建设。一是尽快制定《节水法》,对水资源节约保护作出明确规定,使节水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目前“多龙管水”、几部涉水法律不同程度地存在矛盾和冲突的情况下,尽早出台《节水法》显得尤为迫切。二是加快流域立法,明确流域管理机构在流域水资源配置和节约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建立流域管理为主,行政区域管理为辅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三是制订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的配套制度,包括水行政复议规则、水事调解与裁

5、决规则、违规处理规则等,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建立完备的执法机制。  2、建立以水权、水价、水市场为基础的水资源配置制度。既要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水交易市场,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通过对水的使用权的界定、分配和有偿流转,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  3、建设公众参与的社会节水运行机制。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的意愿,充分发挥群众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用水户协会等形式,实现群众用水的自我管理,切实保障群

6、众的利益,建设公众参与的社会节水运行机制。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提倡节水型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努力发展节水文化。  4、处理好不同制度间的关系。首先,要处理好涉水法律间的交叉问题。目前,有诸如《水法》、《水污染防治法》、《防洪法》、《环境保护法》等多部相同级别的涉水法律在同时施行,这些法律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如《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把对水资源的管理人为的割裂成水量和水质两部分并把管理权分别授予两个部门,而事实上有质无量和有量无质的水都不能成为具有使用价值的水资源。因此

7、,必须强化执行法律过程中的协调机制,提高应用法律的水平和效率,形成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合力。其次,要处理好治水制度与区域公共制度的关系。流域治水制度如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本来是制定流域内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依据之一,但由于制度衔接不良,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等流域治水规则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区域相关公共制度脱节或不协调,造成水资源管理制度缺位,加剧了水资源供求紧张的矛盾。各区域在制定发展战略,并不考虑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等到布局已形成,产业结构定型后,一旦供水不足、水资源短缺,要想调整结构与布局难度很大。因此,在制

8、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要以流域治水制度作为重要依据,不能只强调自身的用水需求,要兼顾上下游、左右岸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在制定流域治水制度时,要兼顾流域内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布局,不能只偏重单项工程项目的技术论证等。  二、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全文查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