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治未病”对调治亚健康状态的指导作用论文

浅谈中医“治未病”对调治亚健康状态的指导作用论文

ID:25271139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浅谈中医“治未病”对调治亚健康状态的指导作用论文_第1页
浅谈中医“治未病”对调治亚健康状态的指导作用论文_第2页
浅谈中医“治未病”对调治亚健康状态的指导作用论文_第3页
浅谈中医“治未病”对调治亚健康状态的指导作用论文_第4页
浅谈中医“治未病”对调治亚健康状态的指导作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医“治未病”对调治亚健康状态的指导作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医“治未病”对调治亚健康状态的指导作用论文..【摘要】亚健康人群逐年增加,笔者从中医学角度运用“治未病”学说分几点来探讨对其的调治方法。中医历来十分重视预防、养生、治未病,在三千年前的帛书上就有记载,奠定了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基础,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中医“治未病”思想对现代医学特别是在对亚健康状态的调治应用中的指导作用优势显而易见。【关键词】亚健康;中医;治未病;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中间的一种状态,无明显疾病特征,或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

2、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与心理失衡状态,并伴随一系列如:易疲劳、食欲差、失眠、健忘、情绪不稳定等症状,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等称谓[1]。亚健康状态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条件的改善以及医疗保健工作的全面普及,亚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关注。据调查研究,我国亚健康人群发生率在45%~70%,发生年龄主要在35~50岁,从事脑力劳动的中年知识分子、白领人士、领导干部、企业家等为高发人群。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前症状,其明显影响工作效能和生

3、活、学习质量,心理亚健康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患,甚至造成自杀和家庭伤害。所以未病先防逐渐被重视起来,目前西医学虽然缺乏诊断标准及有效调治,但中医辨证在此方面却取得了很大进展。1中医对未病的认识“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处于疾病的萌芽状态。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2],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

4、《丹溪心法》中也有记载“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3],均反映出古人在很早就意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2中医的未病先防中医“治未病”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三层意思。我们现就未病先防来从以下几点探讨一下古人对调治亚健康状态的指导作用。(1)精神调养: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首要标准。《黄帝内经》很注重精神情志异常变化对健康的危害,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2],情志活动的失常可以影响五脏功能,导致人体气机

5、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发病。如果能做到心情舒畅,乐观开朗,豁达宽宏,则脏腑和顺,气机调畅,气血和平,因此“志意和则精神专注,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4],这就说明了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因此中医始终把精神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疗疾病的第一步。做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所以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5],从而达到祛病健康,长寿延年的目的。(2)饮食调理: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饮

6、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就提醒大家“饮食无务于多,贵在能节,所以保冲和而遂颐养也,若贪多务饱,饫塞难消,徒积暗伤,以召疾患”[6]。所以饮食要以适量为宜,不可饥饱不均,否则易伤脾胃导致疾病发生。另一方面也要合理地调节饮食品种,如谷类、肉类、水果、蔬菜要摄入均衡,不可饮食偏嗜,使人体能够全面获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因此,中医养生要以食为本,食在药先。食物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食物、药物均有四性五味,药食同源,一般食养为先。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专设食疗篇:“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

7、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7]。也就是说高明的医生能用食物治愈疾病,解人忧愁,所以调摄饮食是防病祛病、延年益寿的上策,是最高水平的“治未病”之术。(3)强身健体:运则立,动则健,机体正气的强弱,血液循环状况的良否,新陈代谢质量的高低,抗病能力的大小,疾病恢复的快慢等均是运动产物的不断积累。若长期不劳动,也不运动,易使人体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弱,出现食少乏力、精神不振,或发胖臃肿,动则心悸,气喘汗出等。生命在于运动,平时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还可以经常梳头、摩擦脚心、按揉肾俞、足三里穴等,使四

8、肢关节、五脏六腑都得到活动,可以促进血脉流通,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经常运动形体,则精气流行,恶无由生。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导引术和现代的各种健身方法无不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和应用。另外,孙思邈在《养性序》中曰“不欲甚劳,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