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方志地图编绘意向的初步考察(上)

明代方志地图编绘意向的初步考察(上)

ID:25252408

大小:6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19

明代方志地图编绘意向的初步考察(上)_第1页
明代方志地图编绘意向的初步考察(上)_第2页
明代方志地图编绘意向的初步考察(上)_第3页
明代方志地图编绘意向的初步考察(上)_第4页
明代方志地图编绘意向的初步考察(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代方志地图编绘意向的初步考察(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明代方志地图编绘意向的初步考察(上)有关中国古代地图的研究,一般将注意力着重于地图发展和地图绘制的科学意义和科学史价值,如王庸《中国地图史纲》(注:王庸:《中国地图史纲》,三联书店,1958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学史》(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科学出版社,1984年。)、卢良志《中国地图学史》(注:卢良志:《中国地图学史》,测绘科学出版社,1984年。)、曹宛如等主编《中国古代地图集》(注:曹宛如、郑锡煌等编:《中国古代地图

2、集》(战国一元)、(明)、(清),文物出版社,1990年,1994年,1997年。)等。著名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先生在其关于中国科学史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认为(注:(英)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小组译:《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地学》,科学出版社,1976年(内部)版。),与中国古代地理学真正有关的是科学的制图学,并把制图学作为其论述的核心。由此他对中国古代地图学的发展所作的论述自然着重于地图学科的科学发展历程和它在科学史中的地位与价值。近年来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如姜道章先生在讨论中国传统地图

3、学时,在着重于地图绘制特征的同时,也关注形成这些特征的社会和历史因素,并提出了有益的见解(注:姜道章:《论传统中国地图学的特征》,《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7卷,第3期(1998),第262—272页。)。而李孝聪先生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探讨了流散欧洲的中文古地图(注:李孝聪:《欧洲收藏部分中文古地图叙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同样的工作,近期有华林甫《英藏清军镇压早期太平天国地图考释》,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叶凯蒂先生从社会学角度精彩地剖析了近代上海地图所具有的民族、政治、文化意

4、义(注:叶凯蒂:《从十九世纪上海地图看对城市未来定义的争夺战》,载刘东主编:《中国学术》第三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88—121页。)。此外20世纪90年代前后由芝加哥大学出版公司出版的世界地图学史巨著《地图学史》,该书第二卷第二部《东亚和南亚传统制图学》用大量的篇幅,从政治、经济、宗教、语言、哲学、文学、艺术、地理学、天文学和测量技术等角度出发,对中国古代地图学的各个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书中专门讨论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使用与宗教和战争的关系、地图管理与政治文化的关系,方志地图与地方文化、考据学与

5、制图学、地图中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制图中的视觉艺术、地图体现的宇宙观、西方实测技术对中国制图学的影响等等。该卷还把中国古代地图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古地图进行了比较研究,试图阐明地图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中所具有的社会功效(注:朱竞梅:《清代北京城市地图研究的总结与思考》,载《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第77—85页。此处引文笔者依据自己的理解作了一定的改动。由于该著笔者没有亲见,所以不能够做深入的评价。正文所言乃依据朱文提供的内容所做的推测。不当之处,文责自负。有关《地图学史》的出版和分卷情况参阅该文

6、析。    一 明代方志地图编绘的政治意向及其认识差异明代十分重视地理志的编修。明太祖洪武三年、六年、九年、十一年、十六年、十七年、二十七年分别诏令天下纂修志书(注:黄苇等:《方志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77页。)。明成祖同样重视纂修地方志书。永乐十年颁布《修志凡例》十六则(注:万历《寿昌县志》卷首,万历十二年刻本。),永乐十六年再次颁布《修志凡例》二十一则(注:正德《莘县志》卷首。)。从明中央颁布的相关文献对修志的规定来看,永乐朝与洪武朝相比,对方志的纂修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

7、,永乐后相对忽视地图的绘制。洪武年间比较重视地图的绘制,如洪武六年明令各府州“绘上山川险易图”,洪武十一年亦令天下郡县纂修图志。而永乐时似乎较少强调地图的绘制,如永乐十六年颁布的《修志凡例》十六则中尚有涉及,而永乐十六年颁布的《修志凡例》二十一则则已经不再规定绘制地方地图。可见地图的绘制在永乐朝的官方标准之内并不十分重要。这一点可能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明代方志地图和明代地图学史。二,加强了官方意识形态的地方化,即政治意志对地方的控制。这与明代国家权力在全国范围内的建构和推行的步伐是一致的。它具体地体现

8、了国家、地方和权力的网络在文化上的互动。《东亚和南亚传统制图学》与范德的《图绘明代中国:明代地方志插图研究》都是试图揭示这一关系的具体研究案例,对这一问题有比较明确的揭示。既然明代方志修撰凡例突出强调了方志的政治功能,那么当时的方志编撰者或方志地图的编绘者又是如何规定并解释地方志地图与政治功能的具体关系的呢?另一个问题是,他们的陈述所规定的地方志舆图的图景果真都是这种国家与地方之间的权力话语?这些我们只有到“他们”的陈述中去寻找答案。首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