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546328
大小:700.37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5-11
《明代方志中的孝感義行事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章明代方志中的孝感義行事蹟政治大一、「孝通神明」:孝感的感應論基礎立學在中國宗教脈絡的思維以及宇宙觀中,感應論述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其國中孝感——無論是感天、感神、感人,預設著人藉由至誠的孝行與某種「人‧1以外力量」(extra-humanpower‧)的交通,並得到立即性的回應,所導致的善果足以改變親人的命運、定數。孝通神明的經典依據,必須回到《孝經》Nay中的〈感應章〉:ttiisonrae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長幼順,livCn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
2、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hengchUi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脩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2《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1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台北:麥田,2004),頁23-25。2《孝經‧感應章第十六》,收錄於《四部叢刊初編‧經部》(台北:台灣商務,1965),頁7下-8上。17.18.明代方志中的孝感神異:兼論其比較宗教之意涵在〈感應章〉中,雖然講述的對象是天子,但業已顯露出
3、孝感的「無所不通」,通過祭祀宗廟,而「鬼神著矣」。在「天地明察」的前提下,孝行不僅可以感通天地,而必定「神明彰矣」。雖然僅是精簡的文字,卻可清楚地觀察《孝經》所呈現出的「天地明鑒」以及「孝通神明」的概念,如此之感應論述幾乎貫穿於歷代的孝感事蹟。學界對《孝經》的作者、版本的考證,以及經典3本身的結構性問題,相關著作十分豐富,然而以上議題並非本研究關注的所4在。如果將《孝經》視為「經典現象」,或許對瞭解孝感所具有的「宗教性」(religiosity/religiousness)有所幫助。政《孝經》的讖
4、緯化,便是其經典現象的治大一重要部分。從〈感應章〉所點出的神異性,到了《孝經緯》業已擴大成泛立孝論,〈援神契〉認為:「元氣渾沌,孝在其中」,孝與元氣同生並存,貫通學神明,孝及於天,則甘露降,澤及於地,則醴泉湧。廣泛地說,孝無所不包,國天文、地理、時令、歷史、明堂制度、三科九旨皆統一於孝道,天人因此「契‧合」。而〈鉤命訣〉則講述天人感應、符瑞災異,說明孝通天地、動神明,‧N5可以正人性情,鉤稽天命。《孝經緯》在漢代的廣泛流傳,造就了孝感神異ay在民間的逐步滲入。《孝經緯》可以視為人與經典互動的產物,
5、一方面經典ttiiso本身對讀者產生直接性的影響,另一方面,這些影響經過詮釋後,又製造出nrae許多不同的註解及偽經;孝感的觀念便是在如此之建構過程中,深植於中國livCn宗教的文化土壤。hengchiU孝感乃至於讖緯傳統所反映的思維特徵,皆與漢代所形成的感應論述有關,呂理政認為:兩漢所建構的宇宙觀概型所呈現的「具體」的「宇宙形象」,是一個以天、人、社會為類比範疇,而互相感應的萬有秩序系統,而其運作3參閱陳鐵凡,《孝經學源流》(台北:國立編譯館,1986)。4蔡彥仁,〈比較宗教經典與儒學研究:問題
6、與方法學芻議〉,《漢學研究》15:2(台北,1997.12),頁244。5鍾肇鵬,《讖緯論略》(瀋陽:遼寧教育,1991),頁61。第二章明代方志中的孝感義行事蹟.19.6目的則以「天人合一」為依歸。這套感應機制的運作方式,與董仲舒之《春秋繁露》所反映的思想極為密切:7「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在此天人之間的關係基本確立,天雖然是以氣聚合的有機體,仍有著與人情感上共通之處。更進一步來說,天人之間的相互感應是以如此之方式來進行:故氣同則會,聲比則應,其驗皦然也。試調
7、琴瑟而錯之,鼓其宮,則政治大他宮應之;鼓其商,則他商應之;五音比而自鳴,非有神,其數然也。立美事召美類,惡事召惡類;類之相應而起也,如馬鳴則馬應之,牛鳴學8則牛應之……物各以類相召也。國‧董仲舒所建立的「類感」觀念,近似於一套宇宙運作的法則,在這之中,與‧其說天是高高在上、超然於物外,不如說天人之間是相互影響、彼此決定。Nay暫時撇開《春秋繁露》的原旨不談,就某方面來說,無論人(天子)所行是ttiiso善是惡,天必然有所感而予以回應。徐復觀認為周以前,人的禍福,完全是nrae由帝、天的人格神所決定
8、,而人完全處於被決定的地位;即使由周初開始,livCn帝、天對人的禍福,退居監督的地位,把決定權讓給人自身,人行為的好壞,hengchUi也只由其領受應有的結果,斷不能影響天自身。徐氏強調董仲舒的天,是與9人相互影響,天人居於「平等」的地位。天人之間是不是有如徐氏所言的「平等」,尚有討論的空間,不過董仲舒的思想,呈現天人緊密的關係,正似一體之兩面,從而為中國宗教脈絡之感應論述提供了一個剖析的面向。6呂理政,《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