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唯物史观视角看传统儒家哲学的三重范式及其效应

从唯物史观视角看传统儒家哲学的三重范式及其效应

ID:25251146

大小:6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19

从唯物史观视角看传统儒家哲学的三重范式及其效应_第1页
从唯物史观视角看传统儒家哲学的三重范式及其效应_第2页
从唯物史观视角看传统儒家哲学的三重范式及其效应_第3页
从唯物史观视角看传统儒家哲学的三重范式及其效应_第4页
从唯物史观视角看传统儒家哲学的三重范式及其效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唯物史观视角看传统儒家哲学的三重范式及其效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唯物史观视角看传统儒家哲学的三重范式及其效应从唯物史观视角看传统儒家哲学的三重范式及其效应 作者简介:陈宇宙(1968-),男,汉族,湖南双峰人,湖南文理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问题研究。  胡帆(1976-)男,汉族,湖南蓝山人,湖南工业大学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问题研究。    摘要:传统儒家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其中深蕴着可为今用的重要思想资源。从唯物史观视角来看,传统儒家哲学有三重范式:道德-政治哲学、和谐哲学、价值哲学。其中所体现和折射出来的道

2、德理性与政治理性,反.L.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特征,对于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唯物史观;传统儒家哲学;道德-政治哲学;和谐哲学;价值哲学;效应    一、以道德修养为原点,以王道政治为旨归的道德-政治哲学    传统儒家哲学首先是道德-政治哲学,即道德政治化,政治道德化,以道德修养为原点,以王道政治为旨归。此一思维模式由孔子所开启,孟子继承、发扬与完善之。朱熹所概括的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3、治国、平天下最能体现此一特点。[1]    (一)道德哲学:仁者爱人  传统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千言万语都只在一个字:仁。仁这一概念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但从道德层面上看,主要在于爱人和修身两个方面。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爱人构成了孔子仁学的主要内容和突出特点。因为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所以孔子极力主张恢复周礼并倡导仁学,而周礼的核心思想就是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3]因此,孔子仁学是以孝弟为出发点的,由孝弟而达至亲亲。孔子不仅倡导孝弟,而且要使这种孝弟之道成

4、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成为人们对仁追求的内在动力,这就使得仁学被赋予了一种道德范畴的新内容。所以,孔子又从孝弟进而提出忠恕。孔子指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即为行忠恕,也就是实现仁的方法。  那么,孔子是不是仅仅把仁停留在道德层面上呢?不是,他是要把仁付诸实践,用仁去寻找治国济世之道。他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作为理想的治国准则。孔子仁学所主张的对人的爱,实际上是一种广泛的、对人的博爱。他认为,求仁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并不在于别人,即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5、6]  综而言之,孔子在其仁学体系中,从孝弟出发,以此为心理动力,以行忠恕作为实现仁的方法,提倡对人的博爱,并试图以博爱去调和社会矛盾,达到克己复礼的目的。从唯物史观视角来看,这些观点虽然存在着某些缺陷,但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因为这个过程的实现,是围绕着人这个中心进行的,其仁学充分注意到了人自身的价值,充分肯定了人的能动作用。同时,传统儒家哲学不仅强调爱人,而且十分重视修身,认为爱人是以修身为前提的。所谓修身,就是培养自身对道德准则的遵从,把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自觉要求。要达到这一点,传统儒家

6、认为,身体力行是修身的必然途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7]要成为有道德的人,首先应知仁,但也不能只是局限于知仁,而是更要好仁、乐仁,要把仁作为自己的人生观,以行仁为乐。    (二)政治哲学:内圣外王之道  孔子仁学是以仁者爱人作为允执厥中之天道在社会人际关系中的准则的。在他看来,要实现这一准则,必须从人的内在修养做起,由内在修养而达至外部事功。如前所述,孔子是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作为理想的治国准则的,那么,如何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呢?其所设计的路线是,修己以敬,到修己以安人,再到修己以安百姓

7、。[8]具体说来,就是修己、富之、教之。就内在修养方面而言,人们应通过学习和体悟,从内心深处明白仁之内在的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使自己成为自觉地以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指导行动的人;就外在方面而言,人们应通过格物致知的能动实践,不断地观察、体验和研究,分析天地自然万物,使自己成为一个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有所作为、建功立业的人。内在修养的极致就是内圣;外在的事功就是外王。这内外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内圣外王之道。传统儒家哲学的穷天人之际,究心性本原的传统,其实质就是内圣外王之学。尽己属内圣的范畴,推己属外王的范畴,推

8、己的范围,从个体出发可以延伸到家国天下,所以忠恕之道即内圣外王之道。[9]《大学》中有着精辟的阐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