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248215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研究专业学习中心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一、文献综述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立约各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安排,通过各种具体实施模式,将公司的经营绩效与被激励人员的薪酬(含各种形式)挂钩,按协议要求在达到一定条件才履行协议予以奖励(或惩罚)的协议。高管人员股权激励是现代公司中对公司的管理层进行长期激励的形式,是金融产品中的衍生工具在公司分配制度中的运用。高管人员股权激励的核心是将经营者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转化为对公司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或者两者追求方向一致,使
2、公司利益增长成为经营者个人利益的增函数,使得经营者经营过程中更加关心公司的长期价值,对防止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引导其长期行为具有较好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是现代公司中剩余索取权的一种制度安排。股权激励是现代公司完善治理机制的方法之一,在国外已经被普遍应用。近些年来,国内也在进行探索、尝试。配合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国家有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股权激励实施政策,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规范化实施股权激励提供指导。但是,从各家已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来看,方案间既有共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不仅体现着政策变化对股权激励的影响,也从侧面反映着政策、公司内部
3、、外部环境有待完善的方面。股权激励可以有效解决经理人长期激励不足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的报酬与当期业绩挂钩,报酬结构主要是工资加奖金,这一方式的基本缺陷是经营者的长期激励不足,容易导致经营者在职期间的行为短期化问题。按照股票期权制的运作机理,经营者若想执行股票期权的获得收益,其必要条件是公司经营业绩优良,股价不断上涨。只有努力改善公司经营管理,使公司资产不断增值、盈利能力不断增强,才能推动股票市场价格不断提高。因而,以此制度来推动经理人报酬激励改革,能够解决我国公司经营者长期激励不足问题。股权激励可以较好地解决经营者的道德风险问
4、题。在我国,多数公司因为所有者结构上的缺陷,往往会出现经营者损害所有者利益的道德危机,比如乱发奖金、盲目投资、姿产流失等。按照公司经理人持股激励的一般性分析,经理人在拥有公司的股票期权后,成为公司的准股东,于是经理人便具有双重身份,从而有效解决委托人(所有者)与代理人(经营者)之间目标不一致的问题,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股权激励有利于上市公司降低委托—代理成本。通过股权激励,将经理人的报酬与公司的长期发展业绩或某一长期财务指标紧密联系在一起,所有者就无需密切注视经理人是否努力工作,是否将资金投入到有益的项目,是否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
5、股东利益,从而有效降低公司的委托—代理成本。股权激励可以低成本不断吸引并稳定人才。在经理人报酬结构中,股权报酬比现金报酬的激励效果优势更加明显。经理人作为社会的稀缺资源,公司委托人要使用这一资源必须支付高额的成本。而高额的工资与奖金,对公司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相比之下,股权激励方式避免了现金报酬激励的弊端。同时,股权激励是以股权为纽带,通过股权激励的附加条款设计,联结经理人与公司的关系。经理人若在期权持续期内离开公司,将丧失部分尚未行使的剩余期权,这无疑加大了经理人离职的机会成本,因而成为稳定与约束公司经理人的“金手铐”。因此,本文以我
6、国上市公司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建立适合我国情况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高管层股权激模式,这有利于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股权激励的实施要点,提出针对性问题的同时,又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公司治理的完善、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二、论文提纲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内涵与模式(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内涵(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模式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的条件(一)完善的法律法规市场(二)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三)有效的资本运作市场(四)职业的经理人才市场三、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机制的好处(一)降低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二
7、)降低上市公司直接激励的成本(三)解决长期激励不足的问题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一)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不少障碍(二)激励有效性解决不了长期问题(三)无法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五、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措施(一)完善公司治理,设计最佳股权激励方案(二)完善上市公司的产品市场(三)严格股权激励计划中的行权价格(四)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股票市场的有效性(五)培养职业经理人队伍,建立市场选择机制三、参考文献[1]赵文明,黄成儒.百年管理思想精要[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3.[2]杨青淳,王有森.股权激励的中国路径[J].西部论丛
8、,2006,(03).[3]苗新燕.上市公司的虚拟股权激励[J].人力资源,2005,(11).[4]张延洁,丁忠民.股权激励:存在的就是合理的[J].会计师,2006,(02).[5]朱德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