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246311
大小:23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参数估计理论在gps解算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参数估计理论在GPS解算中的应用钱鹏鹏何秀凤(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1.概述GPS在变形监测、线路勘测、大气参数测量、车船及高速飞行器导航定位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然而从GPS接收机获取的数据不能被直接应用,必须经过适当的数据处理。GPS基线方程的解算是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以往几乎所有的基线解算软件都是将GPS基线方程约束在线性空间解算,这不仅产生较大的模型误差,而且导致函数特征的改变。然而不论是传统的几何大地测量学,还是现代空间大地测量学、摄影与遥感测童学都面临着复杂的非线性数据处理问题;一方
2、面要求侧量数据质量日益精化,另一方面新的非线性模型空间数据处理理论尚未形成。为克服这一矛盾,现有的测量数据处理方法正朝着以下两个方向努力:(l)寻找非线性函数的先验真值,在真值附近按泰勒级数展开,尽量减小因线性化而产生的模型误差;(2)计算过程中尽量避免函数求导,特别是高阶求导,力求保证函数的既有特性,同时减少计算工作量。本文试图探索一种非线性函数的差分迭代方法。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在迭代求解时,无需计算f(X)各分量的偏导数值,同时使函数求值次数显著减少。以期为摆脱目前测量数据处理理论所面临的困境做出些许贡献。2.分线性差分
3、迭代解算原理设有非线性方程:V=f(X)-L(2-1)式中,X为参数向量,L为观测值向量。将(1)式按泰勒公式展开为(2-2)由于先验值充分接近真值,因此将(2-2)式截断为(2-3)这里,。由(2-3)式构造Gauss-Newton迭代格式(2-4)式中,P为观测权矩阵,实际是一个n阶Jacobi方阵。因每步迭代都要计算出个偏导数值,这一方面计算工作量大,特别当f(X)的各分量复杂时求导困难。利用附近的差分值代替处一阶导数,这样可以避免求导,同时极大地减少计算工作量。由差分与倒数的关系知(2-5)取n=1时即为一阶导数与一
4、阶差分的关系:(2-6)这里,为步长,恒值;经验表明在计算中取中心差分计算导数更加准确即(2-7)因此可将(2-4)式化为(2-8)式中,P为观测值得权阵,上式表明,在迭代求解时无需计算f(X)的各分量的偏导数值,这是一个显著的优点,但每次迭代都要计算辅助差分点的函数值,如果能合理的选择辅助差分点,可使函数求值次数显著减少。3.辅助差分点的选取方法设有初始近似值向量出发已求的第k次近似值和相应的函数值,为求得第K+1次近似值,采取下面阐述的辅助点选取方法;已知,设在已知点附近有2n个点及对这2n个点的要求是:点可以相互重合,
5、亦可以不是;互不相同且。现取辅助点不重合的情形:(3-1)其中:为给定数。此时已知函数值为(3-2)为了使算法尽可能利用已知信息,对辅助点中的向量作如下两种定义1.令k=qn,q=1,2,….,n时,取(e为单位向量,i=1,2,3,….,n),则有此时形成如下的对角矩阵:(3-3)相应的阶矩阵为:(3-4)式中2.令qn6、出。实际计算时可取,特别时取:。上述迭代解法,除了点和处的函数值需计算外,其他均为已知信息。算法计算工作量少,且简单易行。4非线性GPS基线方程的解算模型目前GPS定位的方法有测距码和载波相位定位两种,测距码伪距定位的基本方程为:(4-1)式中,j表示卫星编号,k表示测站点号,p为伪距,()为卫星坐标,为测站坐标,(4-1)式右边的后5项依次为接收机钟差、卫星钟差、电离层误差、大气层误差、随机观测误差(不考虑时间延迟影响),由于测距码波长长并受p码的制约,因而定位精度低,一般只作单点定位测量,测地形GPS接收机大都采用载波相7、位定位,载波相位测量t1时刻的伪距误差方程为:(4-2)基线较短时(4-2)式中[]项为零。由上式构成ti时刻站间单差基线求差模式中,为单差虚拟观测值;j表示卫星编号;i、k表示测站编号;f为频率;(4-3)C为光速;表示接收机i、k的相对钟差;N表示相位整周差。的表达式如下:(4-4)站间一次差消除了卫星钟差、轨道误差、电离层与对流程延迟误差。上述非差法(4-2)与求差法(4-3)本质是一致的,只是后者求解参数相对少且精度相对较高,因此载波相位测量多用求差法解算。本节将重点讨论单差、双差模型的非线性解法,三差模型的解算原理8、与此无异。分析(4-2)式:1.分别为电离层延迟和对流层延迟,经相应的模型改正或技术处理后作差,其影响可以忽略;2.为整周模糊差,待定;3.为相位差,实际测量值;4.为接收机站间钟差,当GPS接收机采用外接原子频标时,测站钟差用多项式描述如下:(4-5)5.两站上GPS信号传播距离变率,微
6、出。实际计算时可取,特别时取:。上述迭代解法,除了点和处的函数值需计算外,其他均为已知信息。算法计算工作量少,且简单易行。4非线性GPS基线方程的解算模型目前GPS定位的方法有测距码和载波相位定位两种,测距码伪距定位的基本方程为:(4-1)式中,j表示卫星编号,k表示测站点号,p为伪距,()为卫星坐标,为测站坐标,(4-1)式右边的后5项依次为接收机钟差、卫星钟差、电离层误差、大气层误差、随机观测误差(不考虑时间延迟影响),由于测距码波长长并受p码的制约,因而定位精度低,一般只作单点定位测量,测地形GPS接收机大都采用载波相
7、位定位,载波相位测量t1时刻的伪距误差方程为:(4-2)基线较短时(4-2)式中[]项为零。由上式构成ti时刻站间单差基线求差模式中,为单差虚拟观测值;j表示卫星编号;i、k表示测站编号;f为频率;(4-3)C为光速;表示接收机i、k的相对钟差;N表示相位整周差。的表达式如下:(4-4)站间一次差消除了卫星钟差、轨道误差、电离层与对流程延迟误差。上述非差法(4-2)与求差法(4-3)本质是一致的,只是后者求解参数相对少且精度相对较高,因此载波相位测量多用求差法解算。本节将重点讨论单差、双差模型的非线性解法,三差模型的解算原理
8、与此无异。分析(4-2)式:1.分别为电离层延迟和对流层延迟,经相应的模型改正或技术处理后作差,其影响可以忽略;2.为整周模糊差,待定;3.为相位差,实际测量值;4.为接收机站间钟差,当GPS接收机采用外接原子频标时,测站钟差用多项式描述如下:(4-5)5.两站上GPS信号传播距离变率,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