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237160
大小:1.79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1-18
《重阳节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
2、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重阳节简介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
3、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重阳节起源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习俗唱感恩的心我来自偶然 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
4、的脆弱我来自何方 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天地虽宽 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我还有多少爱 我还有多少泪要苍天知道 我不认输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伴我一生 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 感谢命运花开花落 我一样会珍惜我来自偶然 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 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天地虽宽 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我还有多少爱 我还有多少泪要苍天知道 我不认输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伴我一生 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 感谢命运花开花落 我一样会珍惜感恩
5、的心 感谢有你伴我一生 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 感谢命运花开花落 我一样会珍惜花开花落 我一样会珍惜重阳敬老,感恩长辈。刚才我们听了《感恩的心》,在这敬老的节日里,我们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怀之恩,感谢老师的教导培育之恩……今天我们要重温一下重阳节的有关知识。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九九重阳,最早见于《易经》,《易经》把九列为阳数。两阳相重,故名重阳节。屈原曾写过“集重阳入帝宫兮(xi)”的诗句,说明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已形成风俗。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6、。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我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这是登高习俗。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的习俗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这是插茱萸习俗重阳节的习俗这是喝菊花酒习俗吃重阳糕重阳节的习俗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放风筝习俗重阳节的习俗唐代有个大诗人,名叫王维。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
7、家乡的亲人。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于是,他写下了著名的诗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敬老,感恩长辈。我们是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呵护下长大的,是他们不怕苦累地在关心我们的一切:每天早晨,为我们准备丰盛的早餐;每天下午,准时地来接我们放学,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北风呼啸、滴水成冰……今
8、天在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里,我们向大家发出倡议:1.早晨起床、放学归来,都主动向长辈问好;2.尊敬长辈,听他们的话;有好吃的,先给爷爷奶奶吃;3.帮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给他们捶捶背。4.乘坐公共汽车时,主动给老年人让座位等等。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祝普天下的老人健康长寿,平平安安!我们衷心的希望“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世代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