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海尔:战略转型迫在眉睫

[管理学]海尔:战略转型迫在眉睫

ID:25217243

大小:51.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管理学]海尔:战略转型迫在眉睫_第1页
[管理学]海尔:战略转型迫在眉睫_第2页
[管理学]海尔:战略转型迫在眉睫_第3页
[管理学]海尔:战略转型迫在眉睫_第4页
资源描述:

《[管理学]海尔:战略转型迫在眉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海尔:战略转型迫在眉睫2004年,曾经有媒体发出这样的疑问:中国企业到底应该高调如海尔,还是低调如华为?遗憾的是,当时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时光流转,今天我们是不是已经找到了答案?  2005年底召开的“海尔创业21周年暨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研讨会”透露,预测2005年海尔实现总营收为1039亿元,较2004年增长30亿元(作者按:此前,海尔在各种媒体上宣布2004年实现营收1016亿元;如果这个数据是正确的,那么,2005年的营收增长应该是23亿元,而不是30亿元。)。据悉,这30亿元的增长由两部分构:一是海外营收增长约64亿元,二是

2、国内营收负增长34亿元。  这里须注意两个事实:第一,海尔2005年营收增长率不足0.3%;第二,国内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  我们再来看看华为的情况。据报道,华为2005年预计实现总销售收入85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其中海外销售额达到50亿美元,占总营收的59%,同比增长120%。目前,华为产品已经销往90多个国家,在美国、瑞典、印度、俄罗斯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引用华为数据,为2005年上半年公开数据,也许全年实际数据和上述数据有所出入。  2004年底,海尔一度宣称进入世界500强已成定局,最终却以微弱差距失之交臂

3、。在许多人看来,海尔只要稍加努力,就不难晋身其中,然而,海尔给我们的却是另外一份答卷。  显然,海尔已经走到了瓶颈期,从昔日的高速增长到今天的增长停滞,海尔正在遭遇市场与品牌的双重制约。  一、坚持发展自主品牌为人称道  放在中国企业群里面,海尔无疑是一个受人尊重的企业。这种尊重归功于它长期以来坚持的自主品牌战略、服务战略,以及极少介入恶性价格战,当然,还有它对自主创新的重视。应该说,海尔初步具备了一个国际企业的大气象。  起自1996年的海尔国际化之旅,至今已经走过十个年头。当我们以国际企业的标准审视海尔的时候,我们发现海尔的差距是明显的。

4、2004年,海尔海外营收20亿美元,占当年总营收的15%;2005年这一比例提升到21.5%。但是,这个比例和华为的59%相比差距是相当大的,甚至和TCL、联想都有一定的差距。和那些真正的国际企业相比,海尔甚至不具有可比性。  一个问题是:什么让坚持自主品牌道路的海尔国际化脚步如此沉重而迟缓?  事实上,海尔的问题不单单是国际化的问题,国内市场增长停滞的问题也已经开始显现。  二、国内市场触及天花板,海外突破成当务之急  海尔无疑是“中国家电第一品牌”,无论品牌价值还是企业总营业收入。目前,海尔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均为三强品牌,彩电、整

5、体厨房表现也不错。因为有一批而不是有一个产品表现优秀,所以,海尔的总营收比别的企业高很多。从50分到80分易,从80分到90分难。现在,海尔国内市场的最大问题就是难以实现持续性突破,基本上只能以维持现状为主。以彩电为例,虽然海尔整体品牌形象十分强大,但是,海尔彩电却始终难以跻身第一军团行列,原因在哪里呢?一方面因为市场竞争太激烈,没有给海尔留下太多的机会;另一方面,海尔彩电优势不明显。  在国际市场上,海尔也在进步,但是速度慢了点。目前,海尔国际市场的成绩,基本上是由增加销售网点带来的,而不是得益于竞争力的提升和品牌形象的提高。  在海尔主导

6、产业国内市场增长空间不大、甚至已经触及到天花板的情况下,适时地把市场主体由国内调整为国际,成为不可回避的选择。  另外,在竞争力构成上,我们发现海尔过度依赖服务这张牌,这在中国市场是有效的,在国际市场未必有效。国际市场更看重的是技术和产品因素,恰恰在这两个最关键的因素上,海尔无法和国际级竞争对手形成抗衡。  显然,海尔要想实现企业持续快速成长,必须实施多头突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市场空间突破,尽快加大国际市场对企业的贡献率,完成由国内型企业向国际化企业的转型。三、品牌转型:从中国名牌到全球名牌  和国内大多数企业相比,海尔堪称优秀企业,但是,当

7、我们把参照系改换成国际级企业的时候,我们发现海尔不过是一个以中国为主的中型企业。  近年来,海尔对国际化的追求可谓不遗余力,在多个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始终坚持自有品牌打市场的理念不动摇,也是海外营销推广力度最大的企业,2005年一度传出海尔要收购美国著名家电企业美泰的消息。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海尔是一个极具国际化进取意识的企业。  但是,海尔国际化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是海外营收占海尔集团总收入比例偏低,其次是品牌影响力仍然以中国为主,再次是始终没有培育出赢利市场。  因此,海尔国际化有几分力不从心的色彩。品牌的短板被认为是最大的短板之一。  应该说

8、,海尔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暴露了很多短板,但是,这些短板对于海尔来说并不具有同样的意味。有些是根本型短板,比如品牌短板和技术短板;有些则属于衍生型短板,是根本型短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