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214763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试论诗歌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诗歌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论文摘要:针对诗歌和数学学科的特点,研究诗歌中描述的数学知识、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探讨了在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中运用诗歌,让学生看到诗意的数学,让数学课堂充满艺术魅力的途径。论文关键词:诗歌;高职;数学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而诗歌是一种语言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一般看来,数学和诗歌分别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范畴,但实际上两者却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学不仅需要严谨的逻辑推理,简洁、规范的语言表达,也需要诗歌般的激情、想象和直觉,而诗歌有了数学的渗透、滋润,也更加显得魅力无限
2、。运用诗歌创设知识情境诗歌是一种具有音乐美的语言艺术形式,饱含了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感情色彩,富有极强的感染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运用诗歌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用诗歌的魅力,将学生的注意力、情感和思维紧紧抓住,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常熟职教中心卫平芳老师在公开课上由苏轼的《题西林壁》引入“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的教学就非常精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近、高、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风貌。”由此引出三视图(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教学,自然、巧
3、妙而又紧扣教学主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再如,笔者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引入时,就给学生朗诵了一段诗歌:“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灯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这是一道诗歌数学题,将优美的诗歌与有趣的数学问题完美地结合起来,新颖的形式,简洁、优美、明了的语言,让学生感到妙趣横生。学生马上就被诗歌的魅力吸引住了,急于了解、探索这首诗歌中所描述的数学问题,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探索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教学过程。将诗歌与数学融合在一起创设知识情境,不但打破了学科界限,更使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情趣,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这种文理交融的教学形式,还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
4、受,让学生领悟数学中的诗意。巧用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人类的祖先为了把劳动生产过程中得到的经验传授给他人,将其编成韵文,口口相传、广泛传播,这就是诗歌的起源。诗歌的出现就是为了把已有的经验教给别人,诗歌本身就具有帮助记忆的功能。而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使得有的数学知识对很多人来说都显得难于理解,不易记忆和掌握。为此,数学家把一些数学概念、公式、法则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编成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诗歌、口诀,让人们在记忆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诗歌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尝试用诗歌口诀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记忆一些复杂的公式。例如,在学习了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之后,笔
5、者向学生介绍了正六边形记忆法,并引入诗歌口诀帮助学生记忆:上弦中切下层割,左正右余1中间。积中顺除商终端,平方之和看下尖。学生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后,结合图形可轻而易举地记住8个关系式。诗歌口诀读起来朗朗上口,不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诗歌中隐藏的数学基本方法掌握数学基本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很多诗歌的写作手法,或者诗歌中所描述的情境,都与数学的基本方法不谋而合。例如,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全诗境界开阔、气势磅礴。遥望一轮白日衔着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目送黄
6、河奔腾咆哮、流归大海。想要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那就要再登上一层高楼。首先,这首诗是全篇用对仗的五言绝句。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这与数学追求的对称美的观点极为相似。对称美是数学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轴对称、中心对称、对称多项式等。其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与数学中的“要证明……,只要证……”相类似,与分析法证明数学问题“执果索因”有着同样的思维形式。再次,诗中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这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学生勇攀数学高峰很有帮助。元代白朴的《天净沙·秋》中写道:“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
7、叶黄花。”寥寥数笔,动静结合,列举了12种秋野的景物,描写出秋天落日时分的乡野美景。这种列举的手法与集合的列举表示法、离散数学中的列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宋代秦观的《客怀》:“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采用的是顶真回环体,用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前后顶接,一气呵成,这与数学中的递推法何其神似。在教学中讲解到相关知识的时候,可将诗歌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蕴含的数学基本方法,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品读诗歌。这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