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ID:25207952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8

“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_第1页
“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_第2页
“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_第3页
“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_第4页
“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英文标题】TheMethodof"MutualVerificationBeticresearch,Prof.ChenYin-keusedtociteliteraryethodof"mutualverificationbetixtureof themethods inancientChineselearningandthemodernethodisofgreatsignificanceinthestudyoftheaterialsanddeepentheirunderstandingof history.The literaryotio

2、nsinthe ustprehend the ustdistinguish betodern classics)inliteraryeaningoftheseutualverificationbetethod/theWei-JinandtheSouthernandNorthernDynasties【正文】  中图分类号:K061     三  有人曾提出所谓“诗史”有明暗两面,前者用直笔,后者用隐笔、曲笔。(注:见《高阳说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21~222页。)同样,可用于证史的魏晋南北朝诗文,大致也有两类。一类是以白描写实方式直接表现当时社会风貌、民情

3、习俗、生活方式、观念信仰、民族关系状况,甚至真实记述一些亲历之历史事件,如建安中被称为汉未“诗史”,之作的曹操《薤露》、《蒿里》、《苦寒行》、曹植《送应氏》、王粲的《七哀诗》、蔡琰的《悲愤诗》到陶渊明《形影神》、谢灵运《述祖德》、《山居赋》南朝宫体诗中咏器物服饰之诗、南北朝民间乐府诗等等。其中描述,或可和正史所记相印证,或可作今日政治、经济、学术、文化、社会生活史的重要史料来源。陈先生以其杰出史家之眼光,对这类材料一向十分重视。在《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等文中,即博引这一类材料,以论证当时思想、社会之史。必须指出的是,如果仅以这类诗文材料作为史书内容平面之补充,其实

4、并非“文史互证”方法所属意。深谙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陈先生,于此类诗文材料,真正更重视的,是其与正史不同的观察与叙事角度,因此在采用这类材料考证历史时,亦往往使用辩证的方式,“运用史料,作曲折委蛇的辨析,以达成自己所透视所理解的新结论”。(注:严耕望:《治史答问·史学二陈》,见《治史三书》第178页。)其撰《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即是用当时新兴之佚事(或曰志人)小说之材料,以及陶、谢诗中材料,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历史并与正史中的记载相映证,从微至著,系统全面地阐述了魏晋清谈的历史。其谓《世说》一书为“清谈之全集”,正与先生以唐代小说证唐史一样,亦属以新兴文体佐证历

5、史之例。且陈先生于陶渊明的传世诗文,不取影响甚大的《归去来辞》、《桃花源记》而独取《形影神》诗以证陶渊明的思想,尤可看出陈先生独具只眼之处,而此种不凡眼光,亦是陈先生文史互证的特点之一。其文证史而外,复多通阐,其阐释为建立在“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基础上的一种高层次理解,故多出胜义,表现出高超的史识。  魏晋南北朝时期另一类可以证史的诗文,属于并非从寻常可视角度而是从某些正史不载的方面,用隐晦曲折,比兴用典的笔法,深刻揭示时代社会本质,反映士人心态,透露历史真相的作品,或可称为用隐笔曲笔的诗史之作。其中以阮籍的《咏怀诗》、部分陶诗、庾信的部分诗赋最为典型

6、。这类诗文创作的时代,往往是在易代之际或政治、民族矛盾特别尖锐的时期。作为一个黑暗时代仅可能有的真实记录,这些诗文多以廋词隐语,“用古典以述今事。……于异中求同,同中见异,融会异同,混合古今,别造一同异俱冥,今古合流之幻觉”(注:陈寅恪:《读〈哀江南赋〉》,《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09页。)在迷离恍瀁,桅橘幽丽的风格下面,隐藏某些当时不可明言的历史事件,以及作者对所发生事件的强烈感情。用这一类诗文材料认识当时士人心灵世界,意义最为不凡,但解读上也最为困难。个人体会,利用这类最不易索解的诗文证史,至少要求治史者在解读时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如陈先

7、生所言,对作品有所感,即治史者要具有相当的欣赏感悟能力,以深挚的情杯去感受古人的文学作品,“其所感较深者,其所通解亦必较多”。应当指出,此实为陈先生“文史互证”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特点。综观先生所有以诗文证史之文,其中都俨然有先生个人之一份情感关怀在,从较早的《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到晚年的《柳如是别传》,莫不如此。借用王国维论词之语,其文史互证方法,乃是一“有我之境”’,故能以已心而“遥接作者之心于千百年之上”。(注:余英时:《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1986年版自序《明明直照吾家路》。)其次,要对作者其人其文,“具了解之同情”,在明了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