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与思考

公安机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与思考

ID:25207805

大小:59.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公安机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公安机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公安机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公安机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公安机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安机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安机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与思考当前,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进程的加快,农村治安问题愈加突出,遏制涉农犯罪、稳定农村治安是各级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共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也是公安部门的当务之急。结合XX市农村社会治安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做以简要分析,并提出工作对策。当前农村治安存在问题侵财案件左右发案总量。突出表现在盗窃犯罪上,成为案件升降的主要因素。2005年XX市共立案3201起,其中发案地点在农村的盗窃案件1286起,占全部盗窃案件40.1%。综合XX市农村发生的盗窃型犯罪案件,具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以盗抢毒杀

2、牲畜为主,2005年共立盗毒杀牲畜案件251起,占全部盗窃案件总数的17.2%,占盗窃案件的19.5%,与2004年相比上升9%。二是以季节性的盗用农村生产资料案件频发。2005年共立143起。与2004年相比上升9%。三是盗窃公用设施、电缆及通讯设施犯罪突出。2005年共立78起,与2004年相比上升13%。四是入室盗抢种植、养殖大户案件不容忽视,与2004年相比上升5%。由民间纠纷引发的报复性案件高发。由于利益纷争引发的杀人、毁青苗、割大棚、砍果树、点草垛等报复性案件多有发生,2◦05年共发生46起报复性案件,与04年相比上升12%。有

3、的甚至因矛盾激化,引发大要案件的发生,05年因纠纷引发的杀人案件及伤害案件150起。黑恶势力、宗族势力仍然存在。部分地方宗教势力,黑恶势力支配村级组织,恃强欺弱、争田霸地,有的插手群众纠纷,激化矛盾,利用和煽动群众上访。有的宗教势力在村换届选举时“明打喑告”,严重影响农村稳定。非法宗教和封建迷信活动泛起。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正在逐步转移阵地,以广大农村为主,大搞邪教煽动活动,“门徒会”、“观音法门”等邪教组织在农村已零星显现,不可忽视。群众性治安事件愈演愈烈。近年来,农村因工地、宗族、宗教或重大工程建设等切身利益发生矛盾或某种要求得不到满意的答

4、复造成聚众长吋间堵塞公路、铁路、交通,破坏长途通讯设施或阻碍国家机关人员进驻当地依法执行公务,聚众冲击国家机关或公共场所等,扰乱正常的办公和公共秩序的群体性事件特别突出。财博蔚然成风。受农村部门活动贫乏的限制,加无基层党团、妇女等组织的缺乏正确引导,导致XX市人部门农村仍存在“两个月种田,八个月赌钱,两个月过年”的现象,造成农闲季节赌博之风盛行,而巾于赌博引发的治安案件频发。当前农村存在突出治安问题的原因农村存在治安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教育体制、意识形态以及治安管理的战略、方针以及工作的好坏有密切关系。客观

5、环境的变化成为诱发社会治安问题的深层原因。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限性与人们消费欲望膨胀的矛盾。在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和社会消费心理的支配下,诱发犯罪的潜在矛盾产生,以致一些人不择手段,不惜以身试法,侵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二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耕地少的矛盾。农村地少人多的矛盾十分突出,在有限的耕地上,农民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处于闲暇和半闲暇状态,一部分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低,致富无门,终円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极易受不良因素的诱惑,被恶势力勾结,陷入违法犯罪的泥潭。三是随着帘场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加速,赖以生存维系的社会基础崩溃

6、、新旧观念的冲突、相互作用,导致一些农村认识上的迷乱与盲从。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弱化。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民的控制松动了,控制杠杆缺乏一个实际利益的支点,不能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再加上农业税减免后,基层组织不再因各种税费得罪人,并且政府支付其固定工作,使某些村级组织消极腐败、思想混乱、作用懒散,在群众中的威信降低。因而对群众的干预和控制能力大大减弱了,缺乏凝聚力,缺乏权威,指挥不灵,弱化、疏远了干群关系、警民关系。治安基础性管控机制滞后。流动人U、出租房屋的管理尚处探索、研究阶段,还未形成长效机制;群防群治工作不够扎实,农村治

7、保会作用不够明显,滞后于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需求。很多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由于没有及时明确管理部门,责任不清,界限不明,存在交叉管理、重复管理、多头管理的现象,容易相互推诿,影响工作效率。农民整体法律素质偏低已成为瓶颈。苜先无政府主义心态,农村改革开放后,各种与传统相排斥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市场纷至沓来,农民成为新的、独立的利益主体,享有较多的自主权,对基层组织的依赖相对减少,加之客观上基层政权处于软弱瘫痪状态,对农村的约束力和控制力减弱,特别是宥的农民认为“山高皇帝远”,谁也管不着,使农民滋生了独来独往的无政府主义心态。其次“法不责众”心态。农民

8、谨小慎微的生存原则。使一部分人在长期压抑中很少参与社会生活。但在群体性事件屮,却恰恰相反,大多数农民认为法不责众,不负责任地进行参与和煽动,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法制责任意识。再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