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189180
大小:76.6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8
《开题报告复合抗菌肽“泰康利保”对断奶仔猪肺脏cat、—oh、t-aoc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复合抗菌肽“泰康利保”对断奶仔猪肺脏CAT、—OH、T-AOC的影响选题类型应用基础型课题来源自选项目学院动物医学院专业动物医学(小动物方向)指导教师任志华职称副教授姓名田一男年级2011级学号201106471.立题依据动物在养殖生产的过程当中,常会接触到各种病原体并引发一系列的疾病,生产中需要采取综合防御措施,才能有效防治动物疾病。自20世纪上半叶Fleming发现青霉素以来,抗生素作为治疗疾病的有力武器对人类健康以及畜牧生产业做出了巨大地贡献。在现代畜
2、牧生产上,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添加剂,以及对动物疾病进行诊断、资料、预防的药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抑制消化道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但近年来,抗生素在微生物中存在广泛的耐药性有大量事实依据可查。由于生产中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并造成畜产品中抗生素残留增加,危害养殖业健康发展以及人类食品安全等[1]。因此,寻找一种不易产生耐药性、残留小、方便应用的新型抗菌药物已经成了近年来畜牧业药物研究的焦点所在。目前新型的抗菌药包括寡聚糖、益生菌、植物提取物、抗菌肽等[2
3、-4]。抗菌肽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小分子多肽,具有明显抗菌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和难以产生耐药性无残留等优点,其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在畜牧科研等领域展开。1.1抗菌肽(Antimicrobialpeptides)抗微生物肽(Antimicrobialpeptides,AMPS),又称为抗菌肽(Antibacterialpeptides,ABPs)是指生物体经外界刺激后产生的对外源性病原体具有对抗作用的防御性多肽类物质。首先被发现的是北美天蚕血淋巴中产生的天蚕素(Cecropins),在1972年由瑞典科学家Boman
4、等[5]向眉纹天蚕蛾蛹注射阴沟肠杆菌及大肠杆菌后,在血淋巴细胞中发现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碱性多肽类物质,随后诱导惜古比天蚕蛹也发现了类似的物质。抗菌肽根据结构不同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包括:(1)α-螺旋抗菌肽;(2)环形抗菌肽;(3)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特殊氨基酸的抗菌肽[6]。尽管随研究发展不断深入许多抗菌肽都有相应的研究进展,但是其作用机制等尚未确切阐明。不同抗菌肽可能存在多种作用机制;对于不同微生物而言,不同的抗菌肽作用机制可能不止一种[7]。1.2抗菌肽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1.2.1抗菌肽主要作用机理7抗菌肽对于微生
5、物的抗菌作用一直在研究当中,但具体的杀菌方式至今仍不清楚。但根据现有的研究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抗菌肽能够选择性结合于细菌胞膜形成跨膜孔道,破坏胞膜的完整性、发挥杀菌作用;第二,抗菌肽能够进入细菌胞内,作用于特定靶点从而发挥杀菌作用[8]。一般认为由于细菌胞膜上磷酸壁和脂多糖均带有负电荷,因此对阳离子的抗菌肽具有吸引作用。抗菌肽分子被吸引至细胞表面后疏水部分通过分子间柔性的连接部分插入到细胞膜中间,随后抗菌肽分子中的两性亲a螺旋也随即插入到质膜中,改变了质膜中的蛋白质和脂质的原有构造。有的学者认为抗菌肽在通过静
6、电作用被细菌胞膜吸引之后通过多个抗菌肽分子的共同作用,与细胞膜结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抗菌肽就会发生结构或构型的过渡和变化,在质膜上交互位移,形成了离子通道,进入胞内,作用于核苷酸等靶点从而达到杀菌作用。1.2.2抗菌肽的广谱抗菌活性研究表明,抗菌肽除类似常规抗生素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外,对真菌、病毒也有一定作用,甚至对肿瘤细胞也具有杀伤性的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在0.1~10μg/mL之间,研究认为其作用模式与他们的结构特性有很大关系。某些抗菌肽能抑制细菌抗生素外排泵的作用从而阻止细菌内抗生素的外泄[9]加强
7、杀菌作用。除此以外,抗菌肽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由于真核细胞的磷脂成不对称性分布,外层大部分为中性磷脂,因此对抗菌肽小分子的电荷作用小,从而阻止抗菌肽渗透入真核细胞。临床上将Daptomycin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治疗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感染,在MRSA持续或顽固性感染中还能避免对Daptomycin耐药突变的选择性[10]。1.2.3抗菌肽对真菌的杀伤作用抗菌肽除了具有抗细菌的活性外还具有抗真菌作用。最早发现的具有抑制真菌作用的抗菌肽是从蛙类皮肤中分离得到的蛙皮素(magaining),其不
8、仅能抑制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对于真菌原虫均有杀灭作用。而抗菌肽抑制真菌的作用机理为:①阻碍真菌细胞壁的正常合成。②线粒体作用,抗菌肽与真菌细胞内线粒体及核酸等细胞器相互作用,在细胞不裂解的情况下导致胞内ATP外流,ATP与特定的嘌呤受体结合后,抑制线粒体的呼吸,最终引起真菌细胞的死亡。③胞膜攻击作用,通过扰乱细胞膜的平衡,破坏细胞的膜结构,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