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运动论文-代大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调查报告

文化运动论文-代大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调查报告

ID:25185916

大小:53.4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8

文化运动论文-代大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调查报告_第1页
文化运动论文-代大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调查报告_第2页
文化运动论文-代大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调查报告_第3页
文化运动论文-代大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调查报告_第4页
文化运动论文-代大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运动论文-代大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当代大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近年来,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以往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他们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期清除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即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给发展资本主义扫清思想障碍。其反对了孔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动摇了孔学的绝对权威地位,从而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独立思考。正因为如此,我认为新

2、文化运动具有其非凡的历史意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一场伟大的运动,它生动活泼,是前进的,革命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我认为大学生很有必要了解这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因此设计了调查问卷,并撰写了调查报告。二.调查对象及方法:1.调查对象:土木学院各级学生(由于调查的困难性,只调查了部分学生)2.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3.当代大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近年来,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以往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

3、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他们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期清除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即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给发展资本主义扫清思想障碍。其反对了孔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动摇了孔学的绝对权威地位,从而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独立思考。正因为如此,我认为新文化运动具有其非凡的历史意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一场伟大的运动,它生动活泼,是前进的,革命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我认为大学生很有必要了解这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因此设计了调

4、查问卷,并撰写了调查报告。二.调查对象及方法:1.调查对象:土木学院各级学生(由于调查的困难性,只调查了部分学生)2.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3.调查方法:对土木学院学生进行分层,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三.调查内容:调查报告已附在文档最后一页四.调查结果:1.首先本次调查问卷的有效填写人数为40人,其中大一学生有34人,占有效填写人数比例为85%;大二学生有3人,占有效填写人数比例为7.5%;大三学生2人,占有效填写人数比例为5%;大四学生有1人,站有效填写人数比例为2.5%。其中男生有21

5、人,占比例52.5%;女生有19人,占比例47.5%;而其中文科类学生有9人,占比例22.5%;理科类学生8人,占比例20%;工科类学生17人,占比例42.5%;艺术体育类学生5人,占比例12.5%;其他类型学生1人,占比例2.5%;由此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样本类型丰富,应当也能客观地反映出一些事实!2.共有10人对中国近代史非常热爱,占比例25%;有25人则表示对中国近代史兴趣一般,占比例62.5%;此外还有5人表示对中国近代史不感兴趣,占比例12.5%;3.共有4人对新文化运动十分了解,占比例

6、10%;有10人对新文化运动较为了解,占比例25%;有17人对新文化运动了解一般,占比例42.5%;有8人对新文化运动了解很少,占比例20%;有1人对新文化运动没有了解,占比例2.5%;4.共有36人表示通过历史课了解到新文化运动,占比例90%;有18人表示通过课外历史书了解到新文化运动,占比例45%;有21人表示通过历史电影电视剧了解到新文化运动,占比例52.5%;有1人表示通过报纸了解到新文化运动,占比例2.5%;有4人表示通过老一辈的口述了解到新文化运动,占比例10%;有4人表示通过其它方式了解到新文化运动

7、,占比例10%;1.共有6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梁启超在上海主办《时务报》,占比例15%;有33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占比例82.5%;有1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周恩来在天津创办《觉悟》杂志,占比例2.5%;2.共有1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分为一个阶段,占比例2.5%;有20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分为两个阶段,占比例50%;有14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分为三个阶段,占比例35%;有5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分为四个阶段,占比例12.5%;3.共有1人认为李大钊不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占比例2

8、.5%;有1人认为胡适不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占比例2.5%;有38人认为叶剑英不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占比例95%;4.共有10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了孔学,占比例25%;有30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没有彻底否定孔学,占比例75%;5.此外,接受调查问卷的学生认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是:追求自由,思想解放,666,解放了人民思想,为新中国的建立提供文化土壤,加快推翻封建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