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166315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8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通过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加强就业工作的理论研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等措施,以解决大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通过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加强就业工作的理论研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等措施,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难现状对策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的高等
2、教育已从传统的经营化模式向现代化大众化模式转变。自1998年高校批准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2002年毕业生145万、2003年毕业生212万、2004年毕业生280万,2005年毕业生338万,2006年毕业生413万,2007年毕业生495万,6年增加了650万,预计到2010年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52万。按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与之相应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就业问题已成为大学生、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一、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3、原因分析(一)结构失衡造成大学生就业难。教育经济学相关理论认为,经济结构决定教育结构,教育结构反作用于经济结构。当前,我国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模式市场定位不准确,高校在加速扩招的同时,未能及时将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导致了高校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没有自主权,不能根据市场实际及国家发布的就业信息及时调整专业,在招生计划、专业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严重脱离市场,盲目招生和设置专业,导致了毕业生知识面较窄、能力较差、社会适应性弱等问题,这就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人才结
4、构失衡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二)就业政策不适应和就业指导不足造成就业难。目前,国家虽然为鼓励和吸引人才到中西部和欠发达的地区发展或者支援农村教育,实行很多优惠政策,但是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对这些毕业生支援国家服务期满后还缺乏相关的引导;同时国家还没有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保护政策,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还没有相关有效措施,某些地区还存在户口、档案限制,这势必会影响人才的自由流动,影响就业。此外,大学毕业生正处于真正迈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对社会还不是很了解,对自己的工作和前途的定位也感到困惑和迷茫,正需要学校对他们提供有关职业规
5、划、就业方面的帮助,但有关学校存在就业指导和信息的滞后,就业渠道、就业信息不畅。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规范毕业生就业的必要程序和手续,这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政出多门,甚至政策相互冲突,使得有些地区的毕业生左右为难、不知所措,甚至因此而失去就业机会。(三)大学生主观意识偏颇造成就业难。大部分大学生的择业意识、择业观和价值取向符合社会主流,能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勇于艰苦创业,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但是,也有少部分大学毕业生主观上存在一定的择业误区,影响和制约了自己的就业。大学毕业生更加关注现实、个
6、人价值的实现,更加注重个人的选择,这就导致了毕业生过分看重薪酬待遇和工作条件,片面追求舒适安逸,功利性较强,缺乏正确的自我规划和认识,没有把就业当作是职业生涯的一个环节来看待,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蜂拥追求“到城市去,到公司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高不成,低不就”。这些主观意识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一)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政府应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调控,应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快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和布局结构调整
7、,赋予高等院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同时,政府应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合理安排好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布局结构。应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培养各级技能型人才,要把市场需求和培养规格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培养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紧缺部门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要将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实际联系起来,确定好招生规模,做好学校教育发展规划。在布局上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扶持力度,在政策和资金上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努力使大学生的就业分布趋于合
8、理,这有利于缓解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二)加强就业工作的理论研究,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就业的激烈竞争,不仅给毕业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冲击,也使在校生对就业前途充满苦恼和困惑,这就要求就业指导不再只局限于毕业生。如何让大学生进校后就接受职业素养的教育,明确学习的目的,规划好大学生活,这迫切需要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