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专舞蹈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论文

浅析中专舞蹈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论文

ID:25161807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7

浅析中专舞蹈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论文_第1页
浅析中专舞蹈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论文_第2页
浅析中专舞蹈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论文_第3页
浅析中专舞蹈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论文_第4页
浅析中专舞蹈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专舞蹈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中专舞蹈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论文论文关键词:人文精神艺术中专舞蹈教育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中专舞蹈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就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益探索,并提出人文素质教育与舞蹈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论文关键词:人文精神艺术中专舞蹈教育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中专舞蹈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就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益探索,并提出人文素质教育与舞蹈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所谓“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1“人文”与“天文”相对。人文是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人文精神说到底就是以人

2、为本的精神。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和追求,尊重人的理想和信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人文主义教育重视身心和人格的和谐发展,强调应该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注意美育,以发展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注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才能;还要注意德育,以使学生具备应有的道德品质素养。1中专舞蹈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文化部在1988年1月公布的《艺术院校的建设与改革方案》指出:“艺术教育建设与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培养更多、更好的德才兼备的专

3、门人才。”舞蹈艺术作为人类特有的并为人所存在的精神现象,以借助动态形象为手段,表达人文情感为目的。自古就有“言之不足,象能显之”以及“歌以咏言,舞以尽意”等说法,都把舞蹈作为达情的最高层次,因为舞蹈语言与人类情感模式具有同构性质,用舞蹈来展现人类的情感生活,可以获得最为理想的效果。2回顾历史,就不难看出舞蹈的发展已不仅是形式上的转变更是文化上的传承。这就必然要求它的参与者具备人文情怀的表达以及传承这种人文精神的能力。我国的中专舞蹈教育正是培养专业舞蹈艺术人才的根基,在注重专业训练的同时,更应加强学生人文知识的熏

4、陶。舞蹈是一门表演性较强的艺术,不同于体育,或是杂技。它同时具有“人体文化”和“情感符号”的共性。只有内在情感与外在肢体统一了,才能真正发挥其感染人、鼓舞人、启发人和教育人的作用。我国舞蹈教育的目的,就是从这一点出发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力和参与力。如今在鉴赏舞蹈作品时,人们更加关注的是舞者精湛的技术技巧下所诠释的人文内涵。例如舞蹈《孔乙己》该舞蹈的表演者是一名舞蹈学院附中的学生,他能够在短短几分钟的表演中找准特定风格化语言与特定人物性格的契合点,将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与舞蹈艺术完美的结合起来。并将编导的意向恰如

5、其分地传递于肢体传达给观众,对于一个舞蹈参与者来说仅仅能够用身体机械地去表述舞蹈动作,而不注重平时对人文知识的捕捉、积累是永远展现不出作品内在的精髓。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今天,我们的中专舞蹈教育作为专业舞蹈教育的基础阵地,担负着为国家输送优秀艺术苗子的重任。在培养目标上应特别强调人文素质和艺术能力的全面发展。2我国中专舞蹈教育的现状2.1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适应。长期以来,中专舞蹈教育作为舞蹈人才培养的基础,存在滞后性。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我国的中专舞蹈教育从为演出团体培养演员的单一目标扩大到为高校输

6、送合格生源,从以往的满足文化系统内部对人才的需要,调整为整个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要。目前,在我国的舞蹈专门人才中,除了演员还包括编导、教师、史论研究、科学研究、艺术管理等人员。3然而,就目前的中专舞蹈教育而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然沿着技术教育的道路发展,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技术技巧的训练,忽视了文化内涵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陶冶。我们的舞蹈中专学生给外人的印象总是思想品德差,文化修养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种现状的产生规结为:首先,从生源来看,不少学生是因为文化成绩差才选择读艺校。其次,舞蹈界(也包括文艺团体)一贯以

7、专业能力来衡量一个舞蹈人才。第三,整个社会的态度趋于同情,从每年的高等学校招生来看,艺术类分数线往往低于文科或理工科类,而舞蹈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又是艺术类中最低的。2.2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不平衡。我们的舞蹈学生总是有重才不重德的倾向,重情不重理的特点和重体不重脑的问题,从而形成身心发展的不平衡。这种现状的产生规结为:首先,艺校学生自身的特点。艺术类学生往往与普通中学学生不同,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尤其是形象思维能力)喜欢引起他人注意,比较讲究个性,随意性强。再加上由于专业训练的要求,往往入校年龄较小,一般在

8、11、12岁左右。童年期的心理特点尚未消失,逐步进入青春期,学生生理发育较快,心理发展也是矛盾重重,各项品质观念尚未定型,是教育的困难时期。其次,从课程设置的特点来看。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的交织,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转变,使学生从接受程度上有了心理选择,更容易被动态事物所吸引,无兴趣听文化课程,对科学技术以及政治理论知识厌倦,排斥。从而使得我们的学生总给人一种散漫,肆无忌惮的印象。第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