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145181
大小:7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8
《高校贷款的利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贷款的利弊分析【摘要】高校的不断扩招促使高校对于办学设施的需求逐年增加,资金来源成为高校关注的热点,高校贷款应运而生。本文试通过对于高校贷款的优势与弊端的分析,找出高校贷款中存在的弊端,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大程度地发挥高校贷款的优势。高校高校贷款利弊近年来,随着高校自主建校空间的加大,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据统计,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108万人,在校生64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到XX年全国高校招生规模发展到447万人,在校生达到2000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333万人,在校研
2、究生82万人。这必然要增加高校教学用房、占地面积、教学仪器设置和图书资料等办学硬件,同时还有师资等软件方面的要求,这些都迫使高校必须加大办学投入高校出现的资金不足状况,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发展。这就要求高校要开阔思路、转变观念、多渠道拓展筹资的空间。在众多筹资渠道中,贷款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本文试通过介绍高校贷款的利弊,针对高校贷款存在的弊端来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一、高校贷款出现的原因近年来许多高校纷纷贷款办学,高校贷款已经成为高校资金的又一主要来源,对于这种现象的产生,笔者认为它并不是学校单方面自发形成的,而是与外部条件影响相结合所共同造成的
3、结果。1.高校规模发展的需要(1)建设新校区、兴建“大学城”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在高校扩招的形势下,一些高校因校舍面积不足,没有发展空间,不得不另辟新址办学,于是就有了大学城的出现据有关资料,全国大多数省份都在建设或拟建大学城,而且是集教育、房地产、商贸、娱乐为一体。大学城的建设一般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其投资有多种渠道,包括政府、开发商、高校、银行等。但最终的资金来源绝大多数还是银行贷款,据财务资料表明基建投资约占高校贷款的80%至90%(2)政府的高校扩招政策促使高校贷款办学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共招生108万人,但自1999年起,我国高校
4、实施大规模地扩招,截止到XX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己达540万,是1998年的倍,录取率为%,毛入学率己达到22%o从1999年到XX年,我国高校如此大规模地扩招,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又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但高校这么大规模的扩招,也必然迫使高校要增加师资,增加研究场地与教学器材,增加教育教学设施等教育资源。在国家财政和学校自筹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就只能向银行贷款以解燃眉之急。2.政府对高校投资不足是高校贷款的诱因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教育机构,政府本该大力扶持,但是近年来政府用于教育支出的经费并不能达
5、到教育发展的需要。对于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4%的这个承诺也一直没有兑现,在经费缺乏的情况下,高校发展所需的大额资金就只能通过贷款这一途径来解决了。这显然也是使我国高校深陷贷款泥沼的又一诱因。二、高校贷款的利弊分析1.高校贷款存在的主要优势一一注入新鲜血液,使高校超常规发展高校经费主要由财政拨款、学生缴费收入、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办学等部分构成。但是随着高校贷款的产生,它越来越成为高校资金的又一重要来源。从总体情况上看,全国高校贷款总量巨大,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高校贷款收入已经成为高校的资金的重要来源,成为继政府拨款、学杂费收入之后,我国
6、高等院校筹措资金的第三个主要渠道。这么大的贷款资金来源填充了高校经费的不足,它为高校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促使了高校超常规发展。哈尔滨某高校的校园面积和在校生数量均实现了十年间近十倍的增长。这在以前的教育教学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正是由于高校贷款的出现,才使高校有机会,也有能力飞跃式的发展。1.高校贷款存在的弊端(1)长期的债务将高校拉入无底洞,影响正常教学长期的债务导致高校经费紧张,这必然会影响到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一些高校为了还贷,不得不压缩学生经费、办公经费,许多学校学生开不了实验课,没钱实习,教育质量根本得不到相应的保证。根据中国社
7、会科学院XX年12月21日发布的《XX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为了扩建或吸引人才,部分公办高校向银行大量贷款,并热衷于圈地和参与大学城建设,有的高校贷款己高达10亿至20亿元,目前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量约在1500亿至2000亿元之间。在短短几年之内,全国高校债务发展到平均每所学校1亿元以上。有专家分析,保守估计高校债务己达4000亿之巨。由此可见,高校债务不但难以还清,更像一个无底洞,压的贷款高校翻不了身,不但使学校管理层感到头疼,更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2)大量资金导致高校财务分配失衡众所周知,高校贷款通常是数以亿计,这么大一笔
8、数目的资金注入,往往让高校的财务部门出现问题,如何科学的分配成为考验管理层的一个严峻挑战。部分高校在分配上出现了失衡现象。因为贷款没有明确的目标,一些高校的面子工程开始逐渐扩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