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①让学生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②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③会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并能制作简易地球仪。●○重点和难点重点:会观察地球仪。难点: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地球仪、学生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但是,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我们自己却不容易看见。站在地球的表面,我
2、们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那么古代人是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哪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导课在于激发学生进入学习过程的兴趣。讲授新课一、地球的形状、大小①地球的形状展示课件地球卫星照片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学生看图讨论后会得出:是一个球体。)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展示课件教材图1.1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通过互相讨论探究,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天圆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提问我们生活
3、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1.3)解释假设地球是一个平面,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讨论)这样引入新知识点,有亲和力,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总结:如果地球是一个平面,我们会看到船由远而近,由小变大,船的整体都能看到。)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教师及时展示课本图1.4月食照片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及时表扬这些同
4、学。)启发引导学生思索、观察,教案《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多鼓励。)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通过对该知识点的探究,使学生理解一个道理: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培养学生一种为探索真理而肯吃苦的精神。②地球的大小引入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
5、出了地球的大小。展示课件课本图1.2地球的大小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引导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说出这些数据。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展示地球仪学生观看自己的地球仪。提问观察地球仪,请同学们动脑筋思考:①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②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启发学生积极
6、回答,不完整的让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及时表扬、鼓励、随时启发、纠正、解释。讲述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①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②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这样可以方便我们了解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③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④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球仪的外貌,并与真实的地球作比较,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自己总结地球仪的特点。
7、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知识的要点。三、制作简易地球仪地球仪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提供了很多方便,同学们一定想拥有自己的地球仪。下面各小组利用准备的材料制作一个地球仪好吗?引导学生参看教材第4页的活动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强调制作环节中的要领,通过制作地理仪起到巩固本节知识的作用。最后,评出制作最好的优胜组,进行表扬。通过制作起到了巩固本节知识的作用。锻炼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