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组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对比分析论文

不同年龄组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对比分析论文

ID:25100479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8

不同年龄组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对比分析论文_第1页
不同年龄组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对比分析论文_第2页
不同年龄组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对比分析论文_第3页
不同年龄组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对比分析论文_第4页
不同年龄组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对比分析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年龄组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对比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年龄组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对比分析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中晚期青年和老年组胃癌的临床内镜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320例中晚期胃癌(包括45例青年人胃癌和275例老年人胃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癌部位比较,青年组以胃窦部居多,老年贲门部比例增高;青年胃癌以弥漫型多见,病理分型多为差低分化型,恶性程度高。青年组Ⅲb、Ⅳ期比例,肝转移,腹膜转移率均高于老年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晚期青年胃癌以高度恶性弥漫型为主.freelann

2、分型标准分为I型(息肉型)、Ⅱ型(溃疡型)、Ⅲ型(溃疡浸润型)、Ⅳ型(弥漫浸润型)。1.4方法采用SPSS13统计软件,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2结果2.1肿瘤部位比较发病部位从表1可见:贲门胃底老年组178例(64.6%),青年组3例(7.6%);胃体部老年组57例(20.9%),青年组12例(26.7%);胃窦部老年组28例(10.3%),青年组26例(75.0%);全胃老年组6例(3.2%),青年组1例(3.1%)。老年组贲门胃底癌明显高于青年组,而胃窦癌明显低于青

3、年组(P<0.01)。表1老年组与青年组胃癌发生部位比较(%)组别(n)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全胃老年组(275)178(64.6%)57(20.9%)28(10.3%)12(4.2%)青年组(45)3(7.6%)12(26.7%)26(58.5%)3(7.2%)2.2胃镜分型比较Borrmann分型比较I型老年组51例(18.4%),青年组4例(9.5%);Ⅱ型老年组150例(54.6%),青年组8例(17.8%);Ⅲ型老年组47例(17.2%),青年组16例(34.2%);Ⅳ型老年组27例(9.8%)

4、,青年组10例(38.5%)。老年组Ⅰ型和Ⅱ型较青年组比率高,而Ⅲ、Ⅳ型青年组较老年组比率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表2老年组与青年组胃癌的胃镜分型比较(%)组别(n)I型Ⅱ型Ⅲ型Ⅳ型老年组(275)51(18.4%)150(54.6%)47(17.2%)27(9.8%)青年组(45)4(9.5%)8(17.8%)16(34.2%)17(38.5%)2.3组织学分类比较见表3,差低分化老年组94例(34.0%),青年组39例(85.8%),两组比较,P<0.01;中高分化老年组153例

5、(55.8%),青年组6例(14.2%),两组比较,P<0.01。表3老年组与青年组胃癌的组织病理分型比较(%)组别(n)高分化癌中分化癌差低分化癌老年组(275)28(10.2%)153(55.8%)94(34.0%)青年组(45)0(0)6(14.2%)39(85.8%)2.4TNM分期及转移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老年组TNM分期Ⅱ、Ⅲa期187例(67.9%),Ⅲb、Ⅳ期88例(32.1%),肝转移6例(2.3%),腹膜转移23例(8.5%);青年组TNM分期Ⅱ、Ⅲa期19例(36.5%),Ⅲb、Ⅳ

6、期27例(63.5%),肝转移6例(9.3%),腹膜转移17例(25.5%)。青年组Ⅲb、Ⅳ期比例,肝转移,腹膜转移率均高于高龄组(P0.05)。3讨论近40年来,青年人胃癌的5年生存率并无明显提高。因此,应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警惕性,加强胃外表现和转移症状的认识,重视早期诊断,对可疑病例应积极进行胃镜及病理学追踪。胃镜下特点,青年胃癌与老年胃癌好发部位截然不同。本组中青年组胃窦部癌老年组28例(10.3%),青年组26例(75.0%),贲门胃底老年组178例(64.6%),青年组3例(7.6%);胃

7、体部老年组57例(20.9%),青年组12例(26.7%);;全胃老年组6例(3.2%),青年组1例(3.1%)。老年组贲门胃底部癌发生率高于青年组,而青年组胃窦癌发生率高于老年组。胃癌好发于胃窦。与文献报道相似。这种好发部位的不同原因尚不明。从组织学看,人类胃粘膜上皮退变及肠上皮化生随年龄增长,有胃窦向贲门胃底方向发展趋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于胃底贲门部位的患者比例增加。老年人因食管平滑肌退行性变,下段食管括约肌张力低,同时易出现神经调节机制失调,导致胃一食管反流,反复引起贲门区炎性损伤、修复

8、、增生,最后形成癌变2。本资料还表明,病理分化程度及大体分型两不同年龄段组也有显著差异,随着年龄增加,分化良好型胃癌比例增加。中青年组分化差的腺癌所占比例高于老年组,而分化好的腺癌比例低于老年组。提示随着年龄增长,分化程度较好的癌所占比例逐渐增多,说明中青年人胃癌恶性程度高,浸润能力强,易早期转移,老年人胃癌浸润能力弱,转移相对较晚。由于中青年人胃癌细胞分化差,生物学行为较恶,呈弥漫性生长,易浸润肌层和浆膜层,故大病灶多见;老年人胃癌细胞分化相对较好,生长缓和,多呈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