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发展

ID:25091629

大小:69.7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发展_第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发展_第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发展_第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发展_第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发展摘要:非物质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现代民间民俗文化发展的双刃利剑,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必须面对的,本文就这个课题根据调研阐述探索性的观点。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发展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127-02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提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通俗讲它被认为不是物质的无形的文化现象。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有明确界定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有“

2、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技能。”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这个定义,我们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民族的群体或团体,甚至有时是个人掌握的各种技能、表演艺术及民族群体的文化形态、文化环境和知识体系,还有与这些活动有关的工艺品,各种道具等等。这些文化大多以口口相传、师徒相传的固定形式代代相传,穿越上千年的历史长河,经历无数次的社会变迁,形成了一个群体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得到广泛的群体认同感。2011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3、颁发实施,明确提出建立国家级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的定期报告、督查、奖惩和退出机制。从总体上保证了全国非遗保护的各项基础工作扎实开展,非遗保护的一些关键环节、主要做法上有了新进展、新突破,全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呈现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使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群众主动参与非遗保护的热情不断提高,非遗保护理念正在逐渐深入人心。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国务院规定,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形态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个项目。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5月,国务

4、院已批准公布了3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共1219项。各省(区、市)人民政府也公布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8566项。大部分市、县也建立了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基本形成。自2006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申报工作以来,经国务院、省政府、文化部、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批准公布的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为:国家级遗产3项、省级遗产8项,国家级传承人1个、省级传承人6个。按地区分布为:州属地有国家级遗产1项、省级传承人3个,门源县有国家级遗产2项、省级遗产1项、国家级传承人1个、省级传承人3个,祁连县有省级遗产

5、3项,刚察县有省级遗产2项,海晏县有省级遗产2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对于延续和传承民族美德,展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项目青海省普查了260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三、如何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近年来,我们在普查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现,一些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十分重视,因此存活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环境还是十分脆弱,由于它是师徒相传、家族相传的口头传承文化,明显存在着“人亡艺绝”是的濒危状态。比如海晏蒙古

6、族的颂词,由于收益群众较少,对它的保护和利用收到一定的限制。再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门源回族宴席曲”,虽然已经有国家的传承人和省级传承人,但它的存活也只能维持现状。其一,从2008年开始国家对传承人和保护项目有一定的经费支持,但由于受场地、时间等等因素制约,开办传习班受到困难。其二,因为回族宴席曲是在婚宴上表演的歌舞,民间称为“才曲尔”,是在家中表演的艺术形式。它大约产生在元代,在过去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宴席曲是回族群众唯一能静心聆听和观看的艺术。现在随着各种文化和传媒的介入,在喜庆的婚宴上很少有人请会唱宴席曲的人到婚宴场合助兴表演。连国家级传承人安

7、宝龙都说:“年轻人喜欢才曲儿的越来越少。”传承依然受到限制,他只能就地培养自已的儿孙学习宴席曲。这种现象还不算太坏的,有的项目申报成功后,就成为一个单位或一个人的事情了,无人问津,无人检查督促。保护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应该是该全民族的自觉行动。当一个民族或群体没有意识到本土文化消失的危险与后果时,一切外来的努力都不能代替和挽救这个文化的濒危状态。(二)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成为旅游文化和各地区名目繁多的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现象有利有弊。它的有利之处在于:1、它有利于提高和深化旅游文化的内涵。近几年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在很大程度上有些地方的破坏性的

8、开发,给原本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而非物质文化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