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叙实:在德倡建新型汉学研究所之失败

忆往叙实:在德倡建新型汉学研究所之失败

ID:25078284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7

忆往叙实:在德倡建新型汉学研究所之失败_第1页
忆往叙实:在德倡建新型汉学研究所之失败_第2页
忆往叙实:在德倡建新型汉学研究所之失败_第3页
忆往叙实:在德倡建新型汉学研究所之失败_第4页
忆往叙实:在德倡建新型汉学研究所之失败_第5页
资源描述:

《忆往叙实:在德倡建新型汉学研究所之失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忆往叙实:在德倡建新型汉学研究所之失败

2、第1内容显示中 九十年代初,前德国驻中国大使费舍教授,曾主动联系一些在德中国社会科学访问学者,关心他们在德生活和工作情况。我们通后,相约在杜塞多夫车站咖啡馆见面,晤谈了一个小时。费舍非常关心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我则谈到对德国和西方中国学研究方向的意见,彼此增进了了解。我当时刚从基金会拿到有关中国伦理学思想史研究写作计划的长期资助,自然对海外中国学研究问题越来越关注。基金会还在我的科研项目中纳入一笔考察东西方汉学研究方向的经费,这使我其后两三年中得以对欧美和港台日本进行了几次学术考察,对国际中国学的现状

3、扩大了了解范围,也进一步对其增加了批评意识。大致来说,学界需要破除中国学研究中的三重“偶像”:以为国际的中国学水准高于中国国内的水准;以为现代中国史学就是大量经验资料的累计:准史料学方向;以及以为中国的儒道释玄学应成为中国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结果,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现代研究的国内外主流方向是:历史的,经验的和东方的。因此在国际上,中国学纳入了亚洲学或东亚学领域;在国内,中国学纳入了文史哲“国学”范围。于是在国内外的中国学各门研究,首先都是按照材料的史地经验性特质来定位的。实际上,现代社会人文科学的发展首先应是理论层面上的革新,经验性研

4、究不仅是须在“理论性”模式指导下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而且须是最终可导致上升到“理论性”层次的阶梯。如果经验性研究在“上”、“下”两个阶段都止于经验性层次,其“科学性”即受到明显限制。那末亚洲学,东亚学,汉学,国学,就都只能自外于现代科学主流方向麽?如是,人类对东亚文明史的认知将难以相匹于人类对西方文明史的认知,包括因果认知和评价认知。这两种知识判准都是基于现代主流科学发展的,而非内嵌于史地经验材料本身的。现代人类对东亚古代历史和社会的充分认知,是不可能只从史地材料本身抽绎出来的:例如,你不可能单从细读经史子集本身获得对经史子集的充分认知。在

5、此,“认知”不等于记诵和整理史地文本资料。西方结构主义和年鉴派史学都是文史哲的综合之学,都是按照科际合作和全方位方向组织的新型人文学术实践。其综合性的特质不限于跨学科的地域合作,而且兼及理论性和经验性的多维互动。在西方学术传统中经验性和理论性的互动关系长期存在。在非西方学术传统中则普遍欠缺这种互动关系。如果要在东亚文明传统内促进理论性和经验性的互动,必须首先促进东亚学术传统和西方学术传统之间的互动。但是存在于西方的东亚学和汉学的学术主流和中国国内的国学主流一样,都是经验主义方向的,包括其传统的“玄学”,后者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理论性研究,而是

6、具理论性外表的另类“诗学”论述。必须承认,东西学术风格和方向上的这类分歧,首先是东西不同历史轨迹的自然结果。现在则到了应从人类整体角度加以统一思考的时代。至于如何促进东西方间和理论与经验之间的有效互动,却涉及到一系列实际的困难。首先是现存教育与科研制度本身的限制。因为科教制度本身也是历史的偶然产物。中国文化学术区有其长达百年的现代和传统的互动史,已经形成了一种制度性平衡和集体利益基础,似乎极难有突破性更新。西方学术界具有较高现代化实践条件,人们自然也对西方的非西方文明研究的方法论发展抱有更高的期待。八十年代以来我本人也是一度怀抱这种期望的,

7、认为有关中国学的研究应当在条件较优的西方寻求其突破。当时简单的想法是,如果能够“启发”西方学界有识之士在汉学和亚洲学内改弦更张、重视理论,新型的研究条件就有可能出现。这种期待心理是基于一种不合实际的理想主义:西方学者中不乏以追求真理为职志者;只须晓以大义和论证利害即可。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西方学界的较优物质条件和理论资源来有效开发中国学或汉学的历史资源。具体来说这就是:在西方组建以兼长中国文史和西方理论者为研究主力的新型研究机构。新型研究机构应纳入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两部分,二者地位平等,特别是中国学者应该具有独立科研资格。当时我的一个更加理想

8、化的构想是,此类新型机构应当相当地脱离教学任务,以使高级科研计划不至于被必然“低级”的教学纲领所拖垮。因为西方学生普遍面临的汉语学习障碍,使得教学工作极难与高级科研任务相结合。等到九十年代中期我的上述理想化愿望进一步增强后,我并感到此愿望和构想不仅是一国一科之事,而且是关系到人类学术整体的发展。为此至少应当使此重要构想有被公开讨论的机会。当时的想法当然也是受到个人一时“顺境”所具有的“假象”所鼓励:德国基金会和德国学者似乎会同情我的论点,如果我们都是把中国学当成人类学术整体发展的一部分,而非只是当成中国之事或汉学之事的话。作为现代哲学故乡的

9、德国本来也应当有此宏伟气度。实际上,我本人在德国基金会受到长期支持似乎也证明了他们对汉学理论化方向的关注。记得基金会在讨论我的新科研计划申请时,《野性的思维》译作也曾被拿出来当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