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

ID:25057172

大小:1.53 MB

页数:89页

时间:2018-11-18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21/7/2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2021/7/2鉴赏诗歌语言:1、语言的锤炼;2、语言风格(特点)。2021/7/2古代诗人在创作上强调字的推敲和锤炼,力求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2021/7/21、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2、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3、以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的方式考查4、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的方式考查考查方式真题再现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

2、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境内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2021/7/2小孤山[宋]谢枋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8.诗中小孤山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

3、要说明。(5分)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1分),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2分),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2分)。2021/7/2小孤山[宋]谢枋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9、诗题和“危似孤臣末世难”中的“孤”字有哪些妙处?请简要分析。(6分)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

4、言志;③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2021/7/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出关①[唐]徐兰凭山俯海古边洲,旆②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将“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双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答:①更喜欢本诗。②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作了铺垫。③“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2

5、)“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2021/7/2望江南【宋】李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注]①玉花:喻雪花。2021/7/2(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

6、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2021/7/2(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闭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人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2021/7/22021/7/2A、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请

7、简要分析。B、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解答分析:这类题目要求品味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提问方式2021/7/21、动词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2021/7/2〖试题透视〗这首诗作于搬家之时,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意境,抒写了对

8、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全诗是说: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欢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的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服,不让我离去。这情景叫人留恋,住久了,连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分别之际,别情依依,鸣声悠悠,透出离别的伤感。要回答此题,首先要弄清题干的含义。所谓的“准确”,就是符合“柳条藤蔓”“黄莺”等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