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054580
大小:6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浅谈小学美术课的导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美术课的导课从事小学美术教学16年,从最初登上讲台的青涩与茫然到如今的自信与逐渐成熟,使我认识到在美术课上导课的这一环节有多么重要,特别是在小学美术教学屮,导课直接关系到整节课的效果,一节精彩的导课可以让一节普通的美术课上得风生水起。要使导课环节产生这样良好的效果,我们当然要讲宄一些方法和技巧,下面就我的工作经验谈谈在导课中使用的一些方式和方法。一、利用一些先进科学又巧妙的辅助手段,创设情境,比如多媒体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己是一种课堂上比较常用的导课方式了。下面我列举一个利用多媒体成功导课的例子:在《服装的色彩搭配》一课屮,我利用多媒体设计了
2、一个动画小游戏,请孩子们为游戏屮的人物着装,这一冇趣的导课内容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一个个都跃跃欲试纷纷举手要求上讲台参与这个小游戏,我就让最遵守纪律的孩子们一个人为游戏人物换一次装,课堂气氛马上又转为专注而安静,在这样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中,孩子们通过游戏掌握了搭配知识,乂愉快地享受了搭配服装的过程,在后续作业的搭配设计中也完成得很好有了知识收获,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享受。二、导课屮要善于设计一些巧妙的提问提问导入在一般的教学中同样也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但你必须做到你所提出的问题要有学生会答、能答,还乐于答!决不能弄巧成拙给自己难堪!只要提问设
3、计巧妙合理,就可以让孩子们在回答的过程中思维就己经巧妙地被导入到新课的内容中去。例如,我在《一谢奖旗》的提问导入设计中,一开始就问孩子们:“同学们,这个星期我们班的表现在各方面都很优秀,如果让你给我们班奖励一个称号,你会给我们班奖励一个什么样的称号呢?”话刚落音,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举起了小手争相回答各种称号,如“最佳班级”“优秀中队”“最炫班级”等,而我在孩子们高高兴兴的回答之后便告诉他们老师今天就要给他们颁发一面有着他们这个集体当之无愧的称号的一面奖旗,同时亮出奖旗,孩子们所有的目光便被我吸引到奖旗身上,顺利有效地导入了新课,紧接着我马上再用其他问题引导
4、学生观察奖旗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这堂课孩子们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最后设计出的奖旗也是百花齐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三、巧妙利用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当地素材,让学生瞬间产生一种亲切感和自豪感,从而带着人文情感顺利导入到新课内容中去例如,在《民族服饰》一课中,我在课前找到了一些我们县最具特色的哈尼族、彝族和傣族三大民族的代表服饰,先跟孩子们说今天要让大家欣赏一些特别的艺术作品,孩子们就觉得非常好奇,心里也许在想是什么样特别的艺术作品啊,都迫不及待地想看,当我一出示这些美丽的民族服饰时,孩子们都髙兴地叫了起来,说自己知道这是我们的民族服装,在回答的时候孩子就不自觉
5、地接受了老师刚才对民族服装的评价:民族服装是一种艺术作品。有些孩子就问:“老师,民族服装是艺术作品吗?”在得到了我的肯定回答后孩子们非常兴奋,那些少数民族的孩子们自然觉得很自豪,其他同学也觉得自己生活在有这么常见的艺术作品的地力*而觉得亲切和自豪,孩子们就带着这样一种人文情感进入了新课的学习,这样完成本课教学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四、在导课时也可灵活掌握,即兴导课一次,我准备去上《今天我值H》一课,因为出差的原因,我还没来得认真准备这一课,就准备按照一般的询问今天的值日生的方式导入新课,当我走进教室却看到讲台附近有几个非常碍眼的纸团,孩子们刚才课间玩得高兴,
6、谁都没有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开始上课了,我突然灵机一动,就指着那几个纸团说:“孩子们,怎么搞的,垃圾满地呢,老师看着心里可不舒服了,我们谁都希望自己生活在干干净净的生活环境里,可是现在我们教室里的卫生情况却是这样,怎么办呢?”话刚说完,丢了纸团的学生就自觉出来捡拾垃圾,“非常好,?@才是我们班级的木色!如果每个孩子在自己做值日生的时候都能保持和维护好我们的班级卫生,那我们就都能在干净清洁的环境下开心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來学习《今天我值曰》!”经过这样一个真实体验的环节,孩子们对本课的内容就显得很专注,在作业时也画得很用心,这样有针对性的即兴导入设计,在
7、本课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以上是我在自己16年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积累和沉淀出来的一些有关美术课导入环节的浅见拙识,我知道这在整个美术教育体系中只是冰山一角,但在今后的教学屮,我还会不断琢磨和研究更多更好更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时还会继续向更多的名师大家学习和取经,我相信勤能补拙,只要我肯努力,我虽然不能做到最好,但一定能做到更好!参考文献:[1]张愫.浅探美术鉴赏教学的特点[J].大众文艺,2014(11).[2]马洋.浅谈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9)•编辑鲁翠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