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052342
大小: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6
《从中国经典哲学来谈中国式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中国经典哲学来谈中国式管理从中国经典哲学来谈中国式管理 一、引言 早在十多年前,彼得德鲁克二十世纪管理学之父就曾预言中国将与世人分享其管理奥秘。令无数华人倍感欣慰的是,德鲁克的预言正在成为事实。台湾国学大师曾仕强提出的中国式管理思想正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登上世界管理学舞台并逐渐获得业界的认可。 虽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但曾仕强并不刻意强调中国式管理的存在,而是一切道法自然。在这位国学大师眼里,中国式管理可谓之有,也可谓之无。说无,是因为:从管理科学来看,没有中国式、美国式、日本式的区别,只有有效和无效的区
2、别。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没有中国式管理。说有,是因为:从管理哲学来看,管理离不开文化,各国的文化背景不同,管理自然就不同。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又有中本文由.L.收集整理国式管理。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民族,古人留传下来的历史文化财富博大精深,因此,在现代社会里,中国的团队管理形成了自己的特殊性,可以称之为中国式团队管理。 二、中国式管理理论基础 (一)《易经》的阴阳学说 阴、阳在《易经》中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范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山为阳、水位阴。天道有阴阳,地道有
3、刚柔,人道有仁义。在人类社会中,君为阳、臣为阴。君子为阳、小人为阴。总之,宇宙的一切,都是有相互对立的阴、阳所组成。由于阴阳的交感或相互作用,促进事物的变化。易经的阴阳交感之说作为一种哲学的理念,是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当事物发展到极点时,就会产生整体的质变。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具有这种变化特征。 在《易经》学说的理念上充分体现出平衡、和谐的原理。平衡、和谐是发展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调整到平衡归结点还在于人。 (二)西方管理概念 所谓管理,是指组织(领导或管理层)在一定的法规和秩序下,通过全面
4、策划、设计、部署、组织、控制、指挥、指导、安排其成员具体参与某种工作劳动或社会性行动等,来共同实现某种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客体及依靠对象是人。管理的进行及结果依赖于人。管理的基本职能因缘人。管理的最高目的是为了提高人、发展人和愉悦人。 由此可见:所有类型的组织只是一个将特定的人们集合在一起工作和发展的有机平台,组织的存在时因为有人,组织的基本运转方式是围绕人,组织的功能和目的都与人息息相关。 (三)柔性管理法则: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 柔性管理的概念既具有一般管理的内涵,又具有自己
5、的特征。一般来说,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为。这个概念的主题词是规律、非强制、潜在和自觉。这也正体现了这一概念所涵盖的四个基本方面:依据是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方式方法是非强制性的;对人的影响是潜在的;最终目标是让人们自觉行动。 柔性管理的本质及其特征与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不同,柔性管理,究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
6、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具体地说,它有如下特征:1、柔性管理的内在驱动性。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权利影响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而是依赖于员工的心理过程,依赖于从每个员工内心深处激发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因此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而只有当组织规范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认识,组织目标转变为员工的自发行动,这种内在驱动力,自我约束力才会产生。2、柔性管理影响的持久性。柔性管理要求员工把外在的规定转变为内心的承诺,并最终转变为自觉的行动,这一转化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加之员工个体差异、组
7、织历史文化传统及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往往难以协调。然而一旦协调一致,便获得相对独立性,对员工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3、柔性管理激励的有效性。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又指出,为维持生活所必须满足的低层需求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相当于保健因素,而被尊重和实现自我的高层需求则属于激励因素。一般说来,柔性管理主要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因而具有有效的激励作用。 三、假设 人类社会一刻也
8、离不开管理。管理是社会发展必备的文化驱动控制和操作系统,管理是社会发展和组织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纵观中西方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模式数不胜数。但在中国古代,曾创建了人类最伟大得思想及模式,这是中国之所以长期保持大一统社会状态和社会文化经济繁荣昌盛的最有力保障。近年以来,由于众所周知额原因,我们一直在学习、借鉴乃至模仿西方的管理模式,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应当的,甚至有某种必然趋势。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