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038529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探索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探索论文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性格特点和感受理解能力。教师如果一味灌输、加压,就会磨平学生的棱角,使他们成为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性格特点和感受理解能力。教师如果一味灌输、加压,就会磨平学生的棱角,使他们成为一个模子里铸造出来的“机器人”,根本谈不上培养兴趣,发展能力。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走入低谷。其主要原因固然有语文知识浩如烟海,知识无序,成绩提高难。但另一
2、方面,学生学习的动机弱化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我在教学中从不生硬灌输,也不让学生死啃书本,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年龄特点,教之以法,导之以情,使其在愉悦的情景中学到知识、学会方法,从而举一反三,培养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例如,初中语文教学中,议论文教学可谓一大难点,一是内容枯燥,课堂容易流于死板;二是学生学习起来有难度,找不准论点,分析不好论证过程,写议论文也就更加困难。其实,如果教学有方,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其学习方法,议论文的学习与写作要易于记叙文。初中语文第二册第26课《谈骨气》是一篇议论文,可以算做学习议论文的
3、起点,如果能教法得当,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那么,议论文部分的学习就轻松自如了。所以,在教这一课时,我先进行了一堂预习课,让学生充分了解课文,并尽量多提问题。有人说课上预习太费时间,怕完不成进度,可是我认为眼前看是多耽误了一课时,但却为学生学习议论文起了一个好头,有了兴趣,没了畏难情绪。又如作文教学。这是块难啃的骨头,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写作在语文学科中所占的比重已逐渐升级,因为从作文水平上,不但能看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能看出其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采取
4、了培养兴趣、分散难点、潜移默化的方法。就是在学习课文时,时刻渗透作文的方法,把分析课文与指导作文结合起来。让学生联系生活小事多讲多练。讲得好的,就让他记下来,然后帮他修改,完成,就算是一篇作文。这样能使学生感受到,作文原来很容易,有了成功的喜悦,也就有了兴趣。虽然这样作文很散,一次作文跨越的时间很长,而且影响作文速度,但是杜绝了抄袭现象,使学生有了作文的欲望。经过近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了,还有的学生能主动作文,多写了几篇作文。二、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在刚接触初一这两个班的时候,学生学习完全是被动的
5、,上课只喜欢说“是”或“不是”。老师说一句,学生记一句。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讲课非常吃力。开始我很着急,后来想了许多办法,如故事启发法、小组讨论法、寻找问题法等,始终把学生当成主体,注意他们年龄特点,因势利导,终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字词交给学生自己完成,课上同桌一组进行考查。课文分析也是这样,学生熟读课文,了解内容后,我把这一课的学习目标展示给他们,然后让他们自己寻找问题,再围绕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完成。我只适当地补充和引导。在这样愉悦的气氛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三、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
6、自身素质,培养学生的特长青少年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有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在这个时期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所以,老师就应多方了解,注意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使其才能得到显现和发展,这是为人师者最应具备的能力,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在教学中,我尽量给学生制造自由、愉悦的氛围,让他们具备最佳的学习心理,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学校给我们的周活动课,我都让学生利用起来,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像查字典比赛,钢楷比赛,语文知识竞赛,还有朗读、演讲、讲故事等。使学生在没有多大压力的情况下,锻炼了能力,培养了特长。特别是六月
7、一日我们两个班举行的“朗读对抗赛”,有近30名同学参加,学生自己选稿,练习,自己主持,效果非常好,发现了不少有组织活动能力、口才好的同学。这次活动结合语文课前朗读,使学生普遍提高了朗读能力,在学习新课文时,学生能很好地朗读了,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还有的学生在学完了课文后,编排课本剧或选一些适合中学生的故事编成短剧、小品,既丰富了生活,又培养了表演能力,认识能力。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们更加需要具有开拓性、创造力,能在逆境中不断发展的新型人才,这是只有素质教育才能完成的重任,它不但能使学生摆脱分数的重压,健康地发展,
8、而且能够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整个国家科技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相信,在素质教育这面大旗的正确指引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一定会更加蓬勃发展,一定会培养出更多的21世纪的优秀建设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