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铸鼎于怀德县荆山原浅议

黄帝铸鼎于怀德县荆山原浅议

ID:25033226

大小:77.3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7

黄帝铸鼎于怀德县荆山原浅议_第1页
黄帝铸鼎于怀德县荆山原浅议_第2页
黄帝铸鼎于怀德县荆山原浅议_第3页
黄帝铸鼎于怀德县荆山原浅议_第4页
黄帝铸鼎于怀德县荆山原浅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帝铸鼎于怀德县荆山原浅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帝铸鼎于怀德县荆山原浅议西安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从3056年前的西周王朝定都镐京(今长安区)起,相继主要有13个王朝建都于长安,文化底蕴雄厚。其中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周秦汉唐”文化,不仅是建设文化强市、强省的巨大推动力,而且也是建设文化强族、强国的巨大推动力。同时,西安还是一个史前文化昌盛之地,古史传说时代的许多人物出生、埋葬或活动于这块古老的风水宝地上,通常以“三皇五帝”作为主要代表。其丰富的原始文化,堪称是“周秦汉唐”文化之根,传说黄帝铸鼎于“荆山原”,就是史前文化的一滴。我们在此仅从学术研究角度,对这一传说谈一点认识和见解,为立鼎的可靠性增加一些

2、根据。一、陕西地区的荆山主要有三处古史传说时代黄帝铸鼎的荆山,粗略统计就有河南、陕西、山东、湖北、安徽等5省近10个地方,其中比较明确记载铸鼎的荆山,是河南和陕西两省,拙文只谈后者。1.荆山之名得于荆楚《说文解字》释“荆”字云:“楚木也,从帅,刑声。”注:“楚,丛木,一名荆。”《诗经•周南•汉广》云:“言刈其楚。”《集传》云:“楚,木名,荆属。”《仪礼•士丧礼》云:“楚焯置于燥”注:“楚,荆也。”《礼记•学记》云:“夏楚二物,以收其藏。”何光岳释:“原来楚与荆通用,都是丛木杂生。楚古音读为茨。今湖南平江一带仍读楚为茨,即刺木之意。”(何光岳著《楚源流史》,湖南人

3、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73页)北方乡村多称其为荆刺或荆条。地名的形成,一是那个地方多产荆条,一是因楚人迁经或居住过。楚人本是颛项帝之后祝融的子孙,一支因居于荆之灌木丛地方曰“楚丘”(亦称荆丘,在今河南滑县东),遂得名曰楚、楚族。楚族人在迁徙中,地名随迁,又形成许多楚或荆之地名、山名、水名等。楚族在河南、山东不断迁徙,形成不少以荆或楚命名的地方。1.早于楚人迁入之以荆得名的荆山河南、山东、陕西等地的以“荆”而名的地方、山脉、河流等,其中就有比形成楚族之时而名者早得多的。以陕西地区而言,大荔县朝邑镇南、富平县西南的荆山及荆山原,在黄帝以前就有了。商代中期后由中原

4、向西迁的楚方(小国),经函谷关进入禹治水的荆山(大荔县朝邑西南,原名强梁原),再迁入黄帝铸鼎的荆山原(富平县西南,今属于阎良区)。“楚人之所以迁到黄帝铸鼎的荆山和夏禹铸鼎的荆山,正是楚人系黄帝之裔,与夏又系亲族。他们迁徙到此,(《楚正和原居于此地的华夏联合,以图抵抗商人的侵逼源流史》,第182页)1.以楚人徙入而得名的荆山陕西地区还有楚方迁入后形成的荆山。如商代的“吴”,在今(陕西)陇县,“荆”在今(陕西)淠阳。”(张筱衡《散盘考释》,《人文杂志》1958年第3期)。楚方曾将课水(今千河)更名为楚水,将山更名为荆山(亦称楚山),依附于西伯周国。《水经注•渭水》云

5、:“长水注之,水出杜县(今西安市长安区东)白鹿原,其水西北流,谓之荆溪。”周文王灭崇国(在今西安市长安区西)后,迁建都城于此,“楚也于这时向东移居于今西安市东灞水支流,又把荆的名称移植于此日荆溪。”(《楚源流史》,第184页)西伯周国领土扩大后,迁封楚方于上洛(今陕西商洛市商州区),称楚子国(赐楚君为子爵而得名)。《括地志》云:“终南山,一名桔山,一名楚山。”乾隆《商州志》云:“自乳水之南,山皆日楚山;自刘峪口以下,丹水之南,山亦曰楚山。”何光岳释:“在商县(今商州区)周围百里之内,便有楚山、楚水和大荆川、西荆川等七八个地名。这些楚山、楚水就因楚部族(实为国)在

6、此居住过而命名(《楚源流史》,第185页)不言而喻,这些以荆(楚)命名的地方,不可能与黄帝、禹的铸鼎发生关系。二、黄帝铸鼎于怀德县的今地望改革开放后,宣传力度最大、关注和开发利用最早、研究最多的是河南省灵宝市的“铸鼎原”,在荆山北的阳平镇。陕西“荆山原”为黄帝铸鼎地之说也由来已久。荆山原又称中华原,在汉代置的怀德县(今西安市阎良区、渭南市富平县、咸阳市三原县等所辖区域内,以下不再注明)。此外,临晋(今陕西大荔县)、朝邑(今属大荔)亦有荆山。1.荆山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南之说《尚书•禹贡》载:“黑水西河惟雍州”。“荆、岐既旅”;“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导

7、蟠冢至于荆山。”这个荆山距黄河很近。《汉书•地理志》“怀德县”条下注云:“《禹贡》北条荆山在南,下有强梁原,洛水东南入渭。”清代杨大铋《禹贡地理今释》云:“故城在今朝邑县西南三十里,非富平也。”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云:“按《寰宇记》煞有不可晓者,既知北条荆山班(固)注于左冯翊怀德县(富平县)下,但当求汉怀德县所在,则知《禹贡》荆山所在,奈何耀州富平西南十一里怀德故城日:‘非汉怀德县也。’又于富平县之掘陵原,复实以《尚书•禹贡》荆山谓,此不相矛盾乎?县非汉县,将山仍汉山乎?及予讨论同州朝邑县有怀德城,日汉县在今县西南三十二里怀德故城,是证以班注荆山下有强梁原,原

8、乐史谓之朝坂也。班注: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