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026239
大小:57.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7
《高职校企合作课程教学改革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校企合作课程教学改革浅谈【摘要】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就是课程的建设,我国目前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急需改革,校企合作是教学改革的必由路径,课程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本文对高职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目前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和探讨了相应的改革对策。【关键词】高职校企合作课程教学改革必要性问题对策为了提高高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核心,必须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这也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的,必须在市场化的运行机制的保障下,走校企合作之路。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质量和培养高技能人才有着直接的关系,培养出的人才必须要具备专业性和
2、实用性。在进行高职教学课程模式的改善的过程中,加强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理念的体现。1高职校企合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高职院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能否做到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结合地方和行业的需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以较高的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以就业为导向”决定了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符合外在的市场需求,即学生应当具备什么样能力和素质。因此,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各自的优势,建立一种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的模式就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通过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企业在获得利润增长的同时解决了人力资源的问题。同时,
3、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能够实现双方资源的有效整合,解决学校所教和企业所需相脱节的问题,实现利用社会资源办职业教育的目的。采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方式就可以把企业的项目资源作为高职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和高职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将企业的实际项目资源经过改造成为课程和教学的有效资源。2现行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由于发展很快,有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2.1教育体系结构不合理,无特色,课程开发急需改革。由于我们是在一个穷国里办大教育,在有限的教育投入下,对教育结构的战略选择,只能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
4、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办出特色:要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质量的关键,而中国目前职业学校教师不管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很难达到“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基本上都是在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造就出来的,高校毕业即成为教师,缺少企业工作经历,也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2.2基础建设薄弱,资金和资源难以协调,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我国职业技术教育
5、,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近几年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但相应的配套措施严重滞后。纵观我国当前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现状,一方面学校对与企业的合作是热情高涨、充满期待的,他们纷纷进行着与企业的多种形式合作:另一方面,企业却对与学校的合作无动于衷,大部分企业处于观望状态,没有把与学校的合作看作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更不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企业以赢利为目的,看重的是效益,偏重的是技术,如果企业不能达到预想的盈利程度,他们和学校合作的动力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利益的无法平衡造成了目标的无法迗到。3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课程改革的对策3.1以市场为导向,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
6、人才。因为市场导向有时就是企业导向,学校始终要以市场为导向,要把培养实用型人才放在首位,所以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具有浓厚的市场经济色彩,有了这个市场导向,我们的工作就能有的放矢,不会困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环境和教育资源,把以课堂为主的教育与实际利益为主的校外工作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实践能力,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重点。课程内容以工作和项目为载体,构建科学合理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校企合作的本质就是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学校要想在校企合作方面有所作为,首先必须主动适应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弄清楚“学校能为企业提供什么服务,用什么优势吸引企业”等相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社会、
7、企业的信任和支持,校企合作才会有最起码的信任基础。3.2加强教师素质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校的竞争力。优秀的教师是校企合作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保证和关键。因此,要求教师既能够重视理论知识又具备教书的能力,还要具备实践操作上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接受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每隔一段时间就应去相关企业挂职锻炼或顶岗实习,及时更新知识,更新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与行业现状、生产第一线岗位需求相结合。要优化师资结构,坚持以育人为本,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采用“教、学、做”一体化、以学生为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