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020130
大小:97.08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17
《道德法律与人生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教案第一课谱写崭新篇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现代职业及其发展趋势,正确把握当前职业教育的前景,了解现代职业对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的要求,认同职业教育与个人成才的密切关系,从而正视、接受职业教育。让学生在职业教育中培养职业兴趣,树立职业理想,体会技能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并付诸实践。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确认识现代职业发展趋势及对从业者的要求和技能人才的重要价值。(2)如何树立符合自己职业理想?(3)学会学习,强化职业技能,获得良好的职业评价。(4)制定科学的职业计划,使职业理想转化为现实。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实例分析、视频播放,
2、多媒体演示相结合导语:谈起职业,我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我们身边的许多人都在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职业,我们以一般人的人生轨迹为例,0-5岁为懵懂阶段,6-24岁为求学阶段,25-60岁为工作阶段,60岁之后退休享受剩余的人生。按这个方法来计算的话,一个人一生中至少有35年是在工作的,可以说我们把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都献给了职业,职业基本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主要内容:第一节职业伴随人生一、社会发展需要技能人才1.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项目地区技校毕业生(万人)就业率广州2.896.73%南京299%广州:2012年所需技能人才:190万人尙缺:约50万人南京:2010年所需技能人才:90万人以
3、上尚缺:19万人高技能人才:22.5万人以上尚缺:11.1万人*技能人才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在我国的需求量很大,而我国的人才供应量远无法满足这个要求技能人才在我国有良好的就业前景。~~~面对如此之好的发展前景,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成为技能人才呢?1.技能人才与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活动的趋势:(1)职业的专业化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新兴职业越来越多,职业更替的周期也在不断加速。据统计,中国目前已经有1838种职业,并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它可以带来三大益处:其一,劳动者技巧和熟练程度的
4、提高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其二,可以免除更换工作造成的时间损失;其三,是使人的注意力倾注在单一事物上,更易在工作方法的专业化方面有所突破,更有利于发明创造。现代化的大生产,涉及面广,场地分散,分工精细,技术要求高,许多工业产品和工程建设往往涉及到几十个、几百个甚至上千个企业,有些还涉及到几个国家。(举例)可以说,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一个要求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2)职业的智能化职业的智能化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单纯的体力劳动不断减少,脑力劳动比重增加。例如,(3)职业的复合型职业的复合型是指职业之间是相互重叠、相互交叉的。不仅要掌握某种专业技能,还要掌
5、握与此相关的各种通用技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专多能。我们要在思想意识上明确一个重要的道理:多一种技能,就能多一次择业取胜的机会。例如,机械维修工人,他不但要懂得机械原理,还应懂得电子原理,因为现今很多先进的机械设备都是智能化的,懂得相关电子原理,才能进行维修。(4)职业的创新型职业的创新型是指职业活动越来越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根据岗位所面临的新问题,创造性的完成工作。*活动天地(P4-5)通过以上材料,你认为职业的专业化、智能化和复合型、创新型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你把具体描述填入表格中的相应位置。(1)职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2)从业人员需具备岗
6、位综合能力,专业技能实现“一专多能”。(3)职业活动中单纯的体力劳动比重减少,脑力劳动比重增加。(4)从业人员能根据岗位所面临的新问题,灵活机智地完成工作。(5)职业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6)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一定的思维能力。~~~(7)从业人员是体力和脑力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新型劳动者。序号项目具体表现1职业的专业化2职业的智能化3职业的复合型4职业的创新型职业的专门化智能化复合型催生了职业教育创新型也即,在当今,职业趋向专门化、智能化、复合型和创新型的同时,要成为一名现代的从业人员,必须经过正规的职业培训与教育。简言之,技能成才需要职业教育。所谓职业教育,
7、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岗位适应性为目标的教育。*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最重要也最为直接的一点: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国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