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21世纪中国的呼唤论文

民法典:21世纪中国的呼唤论文

ID:25018018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7

民法典:21世纪中国的呼唤论文_第1页
民法典:21世纪中国的呼唤论文_第2页
民法典:21世纪中国的呼唤论文_第3页
民法典:21世纪中国的呼唤论文_第4页
民法典:21世纪中国的呼唤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法典:21世纪中国的呼唤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民法典:21世纪中国的呼唤论文.freel.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40〔7〕齐树洁。论20世纪民法的发展趋势。J.厦门。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1)〔8〕更早以前,学者认为大陆法系为成文法,英美法系为不成文的判例法。其实,判例法也是以成文法形式表现出来的〔9〕李开国。民法通则的历史功绩与历史缺陷。J.重庆。现代法学,1997(4)〔10〕刘士国。民法是市民社会的一般私法。J.北京。法学杂志,1999(6)〔11〕丘本。论私法制度与社会发展。J.天津。天津社会科学,1995(3)〔12〕崔建远。关于制定中国民法典的断想。J.西安。法律科学,1998(3)〔13〕苏号朋。

2、民法文化——一个初步的理论解析。J.北京。比较法研究,1997(3)〔14〕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25〔15〕黄风。罗马法教科书译后记。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570〔16〕宪法是民法的依据,但并非当然依据,更不是唯一的依据。民法置根于市民社会的法律需求,第一部资本主义民法典《法国民法典》和第一部社会主义民法典《苏俄民法典》都是在没有宪法依据的情况下制定的〔17〕美艾伦。沃森。民法法系的演变与形成。李静冰等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172〔18〕杨振山。论民法是中国法制改革的支点。J.北京。政法论坛,

3、1995(1)〔19〕李开国。我国民法法典化的理论准备。J.西安。法律科学,1998(3)〔20〕徐国栋。民法典草案的产生问题。J.西安。法律科学,1998(3)〔21〕李开国。我国民法法典化的理论准备。J.西安。法律科学,1998(3)〔22〕薛峰。关于民法典立法条件的法理学思考。J.北京。法学家,1999(6)〔23〕李开国。我国民法法典化的理论准备。J.西安。法律科学,1998(3)〔24〕这700余年从11世纪罗马法复兴开始,到法国民法典的制定为止〔25〕郭明瑞。我国应当制定民法典。J.西安。法律科学,1998(3)〔26〕纪坡平。商品社会的世界性法律。M.北京。经济管理出

4、版社,1996.132〔27〕德茨威格特。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69〔28〕德茨威格特。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68〔29〕这是单从立法取向和立法风格的角度而言,并不意味着我国民法典就只能采取法国模式,实际上,在模式与具体制度设计上,德国民法典对我国有更大的借鉴价值〔30〕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6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282-311〔31〕中国社会科学院物权法研究课题组。制定中国物权法的基本思路。J.北京。法学研究,1995(3)〔32〕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

5、95〔33〕李锡鹤。论民法本位。J.上海。华动政法学院学报,2000(2)〔34〕刘水林。浅析民法和经济法的基本假设差异。J.西安。法律科学,1998(3)〔35〕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6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285-286〔36〕从法律形式理性的流变来看,“法律理性主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