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之我见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之我见

ID:25007138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7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之我见_第1页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之我见_第2页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之我见_第3页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之我见_第4页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之我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之我见

2、第1...[]兰州十二中钱玉芳[内容]叶老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一文中指出:“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至于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第一,必须讲求方法。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解放后,他在讲到语文教学时又进一步指出:“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因此,一边教,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叶老的这一教学思想是合乎教学规律的。它要求我们必须把以自学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为核心的现代语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综上所述,我认为:“教是为了不教”正是叶老语文教学思想的基本点,它充分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重在培养“能力”这一原则。要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加强预习训练,提高预习效果吐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方法论中指出:“要强调预习,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就是说,“预习”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是通过学生“劳力与心力并进,手与脑并用”(徐特立语),以求了解课文,养成读书习惯,训练读书能力的好方法。朱熹所谓“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正是这个道理。我在讲课前总是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文并注

4、意思考。当出现疑难时,就要他们动脑筋、查字典或请教于人。所有这些,都要靠学生亲自动手、动口、动脑才能做到的。唯如此,方能鼓励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效果,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二、废除逐句讲解法,采用讨论教学法叶老在谈及关于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时,曾明确地指出:“我认为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除逐句讲解的方法,这是私塾时代的遗产。”即,教材是例子,通过指导学生精读教材,养成独立阅读、写作的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用。叶老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逐句讲解”的危害性:首先,这千篇一律的方法很难突出重点,很难有针对性;这是一种刻板、教条而又无的放矢的方法。其次,这种方法很难培养学生的自学

5、习惯,而养成填鸭吃食、照本宣科的陋习。再次,它造成了学生对课文的厌倦,形同嚼蜡。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所谓学习兴趣,就是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究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而学生对“逐句讲解”的厌倦,是产生不了这种心理倾向的,当然也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与效果。教学不仅是为了给学生讲授知识,更重要地是教给学生自己掌握知识的方法。这种探求知识的方法一旦掌握在学生手中,便如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将使学生“终生受用”。十多年来,我曾尝试叶老“在学生是报告讨论”,在“教师是指导订正”的课堂讨论方式,其效果如下:1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了思维能力。孔子曾说:“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指出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这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我在给学生讲授《理想的阶梯》时,根据其难点与重点,设计出有指导性的思考题。(1)课文的中心论点;(2)课文在论证中列举了哪些论据?(3)你能再举几个课文以外的事例来证明论点吗?我要求学生在预习、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做好准备以待课堂讨论。对于议论文,一些学生兴趣不太大,但这样的设计却吸引了学生,促使他们去认真阅读、积极思维,整理课文中的论据,翻阅有关资料。在课堂讨论中,他们不仅准确地分析出课文的论点论据,而且还列举了课文以外的大量事实进行论证。诸如:珍惜时间研究物候的竺可桢、刻苦勤奋终于

7、摘取数学王冠明珠———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知难而上、多次试验发现了镭元素的居里夫人……有的学生在复述时,还穿插了许多动人情节,使讨论生动活泼,达到了预期的目的。2学生的口述能力得到了提高。我班有个学生,很用功,成绩也不错。可他很少主动发言。当老师叫到他时,只见他汗流满面,说话结巴,紧张极了。这样缺少魄力、高分低能的学生,目前在中学生中为数不少。这是值得注意的。我们培养的学生将面临社会的选择,像这样在广众面前不敢或不会说话的学生,怎能去迎接选择、开拓自己的未来呢?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之“终生受用”,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为此,在组织课堂讨论时,我先让学

8、生在小范内进行说话训练,使其思维得到广泛活动,说话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然后各小组推举代表发言,以发挥学生的最大能量。对于不惯发言或表述能力较差的学生,有意识地推他们为代表发言,给他们以锻炼、提高的机会。至于诗歌、散文、童话等课文,我则将它们放在一起讲授,通过故事会、朗诵会等形式,指导学生阅读,引导他们进入角色,使其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与主题。这样要比老师自我陶醉地“讲书”效果要好得多。这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还陶冶了他们的情操。3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庸》里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