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8神权下的自我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8神权下的自我人民版必修3

ID:24970020

大小:1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7

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8神权下的自我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8神权下的自我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8神权下的自我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8神权下的自我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8神权下的自我人民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8神权下的自我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作业18 神权下的自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这里面“独特社会”的含义是(  )A.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B.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C.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D.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解析:从材料描述中可以看出文艺复兴在继承古典文化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

2、化运动,代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独特社会”的含义就是指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A项。答案:A2.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说明当时的文艺巨匠(  )A.否认超自然力量的决定作用B.采取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B.认可天主教文化的本质属性D.运用理性批判宗教思想体系解析:材料说明当时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是在借助于宗教形式来表现人文主义。故B项正确。答案:B3.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

3、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解析:中世纪在宗教神学的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受宗教束缚,处于悲观、迷信、冷漠等状态。而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反对神性的人文精神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束缚下解放出来,由此可以看做是“中世纪”的“结束”。故选A项。B、C、D三项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及影响。答案:A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

4、个人作用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根据“一定时期的思想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这一哲学原理,应该从经济上着手考虑,所以应该选择B项。答案:B5.16世纪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过:“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A.追求人的自由B.追求现世幸福C.反对禁欲主义D.反对等级观念解析:屋里的事情是自己的事情,屋顶以上的事情是上帝的事情,这是一种追求现世幸福的人文主义思想。故选B项。答案:B6.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

5、能。”其中“不禁人的本能”与“禁人的本能”分别指的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信仰得救”;“致良知”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别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故C项正确。启蒙思想的核心是理性,民贵君轻是民本思想,“因信称义”是宗教改革中路德教的主张,“天人感应”是汉代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致良知”是王守仁的心学主张,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答案:C7.16世纪马丁·路德的思想和主张引发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发端于德国,说明当时德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

6、农民与庄园主的矛盾B.教会与地主的矛盾C.教会与德意志资产阶级的矛盾D.市民与城市贵族的矛盾解析:宗教改革后确立的新教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认为教会应从属于国家,实质上反映了教会与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故选C项。答案:C8.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解析:本题要求回答马丁·路德和教皇代表的分歧所在。马丁·路德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阅读《圣经》,同上帝

7、对话,信仰即可得救,教会代表认为《圣经》容易被人曲解,个人的得救要依赖于教会对《圣经》的解释,所以他们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仅仅依靠《圣经》得救。故C项正确。答案:C9.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  )A.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C.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解析:题干强调因信称义的意义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故B项正确;A项指的是文艺复兴,与题干内容不符,但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