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哲学体系中道德与知识之解释学

阳明哲学体系中道德与知识之解释学

ID:24951342

大小:6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7

阳明哲学体系中道德与知识之解释学_第1页
阳明哲学体系中道德与知识之解释学_第2页
阳明哲学体系中道德与知识之解释学_第3页
阳明哲学体系中道德与知识之解释学_第4页
阳明哲学体系中道德与知识之解释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阳明哲学体系中道德与知识之解释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阳明哲学体系中道德与知识之解释学陈琳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公共课教学部摘要:阳明哲学体系的解释学是以生命体悟为特色的,知行两维的平行展开,彼此相辅相成,认知的模式与行为过程之间紧密相连,贯穿于现世活动的实践中。实践活动是阳明解释学的本质形式,即N部形式;阳明解释学的核心层次是实学。关键词:王阳明;阳明哲学;解释学;道德;知识;作者简介:陈琳(1984-),女,江丙萍乡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哲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基金项0(—般项0)“王阳明哲学体系中的道德与知识”的阶段性成果,负责人:陈琳,编号:142

2、XQ01一、阳明解释学的本质意义在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中第一位的是道德,第二位的是知识,他指出知识体系只有与道德相联系才会有意义。这种联系并不是简单的关联,而是由事物理到天理的认识,也与个体对事理的体验有关,体验的高度与广度则建立在主体的精神境界上,王阳明一直强调他的精神体验历程,因此阳明的解释学是一种典型的个体心路历程表达的解释学。他甚至用了“百死千难”一词来形容这种体验“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此木是学者宄竞话头,可惜此理沦埋己久。学者苦于闻见障蔽,无入头处,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但恐学者得之

3、容易,只把作一种光景玩弄,孤负此知耳。”王阳明对经典著作的解释与他的“百死千难”的体验历程紧密相连,这也是阳明解释学的最大特色所在。阳明的解释学包含着西方解释学的两种类型:方法论解释学和木体论解释学,阳明用方法论解释学解析原文文木,再以木体论解释学升华超越文本,本体论屮见方法论,方法论屮显本体论。事实上,王阳明没有意识到自己对经典文本的诠释,将两种解释学方法同时展开了运用,他对经典文本的诠释是以认识活动为手段,并以实践活动为目的,这两者刚好与方法论解释学、木体论解释学相对应。阳明解释学中的认知活动是外部形式,也是阳明

4、运用的方法论解释学,它是客观公正地解释文本和经典中的“原意”。于阳明而言,文本和经典具有“原意”,并作为一种自明性的前提而存在。这与孔子刚好一致,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就是察觉到经典与文本中含有固有而深刻的R意而特别指出的。正是坚持这样的态度,阳明并未撰写完整的注释性著作,他的思想不是以解经说文的形式展开,却也离不开对文木和经典的诠释,从其一系列著作如《传习录》等看来,虽然并未采取注释的方式,却有注释之实。如何从古籍文本屮获取知识?王阳明认为,面对一个文本,首先要承认它存在一种有待恢复的“原意”,其次

5、要能够准确地解释文本。在阳明眼中,一位学者必须熟读文本,这是第一位的,这样才能理解文本本身包含的内涵。对于文本的衍生注解,阳明不赞成朱1•提倡的全面掌握。阳明的观点比较倾向于两方解释学中所谓“距离”的主张,注释者将不同于原著作者的思想内容自觉地或习惯性地作为原著作者的名义,在同一文本实体上按同一原则增添自己的创造性实践,最终将注释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及“视域”与文本原作者“视域”结合形成新的体系。人的思维能力会随着时代环境等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往往和同的道理在不同时代的言语表达会大不相同,我们称之为新的哲学体系。这种翻译

6、工作者是注疏家,但却不是哲学家。哲学家冇自己的真知灼见,注疏家却没冇,仅仅转述他人之见解。所以,阳明认为虽然注释考的解释是原始文本和后世知识思想之间的对话结果,但后世一切解读都必须以原始文本结构为根基,他主张回归文木木身,通过对文木的综合研究,最大程度减弱注释对原文木意的歪曲。三、实践活动是阳明解释学的本质形式内部形式实践活动是阳明解释学屮的本质形式,即A部的,也就是本体论解释学的运用。实践活动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在个人日常应用之中开展对先圣之意的参悟,这是“为己之学”:二是个人把注释后的文本新意落实到现实世界的行为并

7、转化为实践的动力源泉,这被称之为“实学”。首先,第一层的“为己之学”。阳明曾说:“古人言语,倶是自家经历过来,所以说的亲切……遗之后世,曲当人情。若非自家经过,如何得他许多苦心处?”这一段有两个层次的解释:古人的自家经历和今人的自家经过。先人的自家经历说明古籍经典文本是前人通过自我觉解获得的理论。阳明所谓知识不是朝向超越世界,也不是超经验的,而是以现世中的人与事为中心。这一特征要求强化个人的独立意志本身,所以,阳明认为得有“自家经过”,也就是所谓的“敬”,在他看来简单的文字背诵与注解无法提升主体意志,必须回归读者的主

8、体性,即学者的体悟,冰能得以升华。如果想正确地理解古籍经典文本,一定要追寻此文本的“极标”,也就是找到它的主要论点和中心思想,掌握了“极标”就能够为H后个人体验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阳明体系中,对古籍经典文木“极标”的掌握是通过“主客交融”达到的。其中“主”是指经典的注释者,而“客”则指经典,“主客交融”也就是经典解释者与经典之间相互渗透从而合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