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

ID:24940326

大小:54.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_第1页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_第2页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射洪沱牌实验学校高建国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我们要改变过去的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而要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至于怎样‘学’,就需要教师的指导,使之‘教&rSqU0;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先

2、生语)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能为继续学习、终生学习奠定基础。可见,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授之以法”,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主动发展的能力。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自觉性都比较差,表现出明显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些都必然影响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起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

3、应侧重做好以下几方面: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能促成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学习倾向和教学需要。它的积极性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按教学目标需求教学的作用,达到教师讲课分析,学生听课思考的目标。“有的放矢”,而密切配合,这样就减少了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对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中的主要行为方式。一经形成,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就有利于良好的教学方法的运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相反,则会有碍学生的进步,并且不易克服。此外,学生良好的的学:>J行为d惯的培养不能局限在课堂内,我们必须逐步培养学生

4、在课堂内外奋自主预习的习惯、主动听讲的习惯、认真思考的惯、按吋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以及训练和复习的习惯等,并努力使其规范化。二、创设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要想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里安全”和“心里自由”。而在传统的师道尊严影响下,有的教师总是居高临下,以操纵者、主宰者的身份出现,奋的教师甚至错误的认为:教师越严厉,课堂纪律才越好,才越容易出“成绩”。然而,这样的师生关系必然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更不必说学生有“心里安全”、“心里自由”感了。因此,师生之间应当建立起一种和谐、平等、民主

5、的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能大胆地自由地学、思、疑、问。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应当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这样才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能力的培养。三、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的正确的学4方法主要来自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一途径。教师授课过程中的教学0标、程序、方法和效应,都必须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而设计。凡是能够引起学生学兴趣和思考,在智力开发上能发挥主导作用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和学习特点,予以精神指导,将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课堂教学

6、过程既是传授知识又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的过程。但教师的课堂示范,既要注重教法运用的影响作用,又要不断要求和指导学生,使之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同时与学生一起练习,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进而形成主动发展的学习能力。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有兴趣就不会感到疲劳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抓住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比如:猜一猜、想一想、试-•试、比一比等,釆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文字、声音、图像融为一体,让学生动手、动U、动眼、动脑,使学生积极参与

7、教学活动,并能自主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品尝获取知识的愉悦。这样便会激发他们学的兴趣和动力,从而主动去寻求探索新的学习领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诱发他们学d的主动性,使课堂气氛紧紧围绕教师的言语和教学思路,产生积极的心理情感,造成学生自觉地为实现教学B标而努力的态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