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的分析-第1

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的分析-第1

ID:24931376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的分析-第1_第1页
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的分析-第1_第2页
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的分析-第1_第3页
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的分析-第1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的分析-第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的分析

2、第1 一、本题的特色第41题是一道材料解析题,审读全题,可以看出,本题具有五大特色。(一)选材、组材富有新意从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的角度讲,本题具有四点新意:1.引用了量化材料。本题材料一由“年份”、“全国耕地面积”、“全国人口”和“全国征收的麦米豆谷”四组不同数据组成,要求考生通过对各组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回答问题。这一作法,自1989年全国高考出现材料题型以来,尚属首次。材料题引用量化材料,不仅丰富了取材内容,改变了以往文字材料题形式单一的面孔,而且和文字材料相结合,使材料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字材料题在测试

3、功能上的某些不足;从另一角度讲,这一举措也有益于扩大考生的历史视野,使其知道史料的多样性。2.增加了文字材料的容量。本题材料二的引文,共有5句,多达130字,大大超过了以往中国古代史材料题单条材料的引文容量。这种增加信息的作法,为考生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历史片断,有利于全面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论证能力。同时,揭示了今后材料题的发展趋向,甚值得注意。3.提高了文字材料的迷惑度。由于材料容量的加大,提供了较多的分析信息,这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材料的难度和迷惑度,从而有利于较真实地测试出考生在学习能力上的缺陷和水平。例如,材料二其中的一句话:“而两浙富民畏避徭

4、役,大率以田产寄他户,谓之铁脚诡寄。”考生若只从字面理解,仅能得出:“两浙地主为逃避徭役,大都把田产寄托于他人名下。”因此,必须再进一步思考,才能作出正确的理解和结论:“两浙地主的这种作法,正是明太祖核查全国土地,特别是清查地主隐瞒的土地的结果。”4.各材料之间体现了比较严密的逻辑关系。本题的三条材料虽不尽相同,但却体现了较严密的逻辑联系,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本题在编排上独具匠心,巧妙地将体现“结果”的材料,置于属于“原因”的材料之前。这种编排,使整个试题显得“活泼”,且增加了整体的迷惑性。(二)设问层层深入本题的设问具有如下特点:1.设问由

5、小到大,步步扩展。本题第1问针对材料一这一单条材料提出问题;第2问则扩大到对材料二和材料三两条材料提出问题;而第3问又是对三条材料提出的综合问题。这种步步扩大的设问方式不谓不巧妙。2.设问由易及难,层层提高。本题的三个设问,体现了思维运动由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的发展过程。三问之间,具有较严密的逻辑递进关系,这不仅符合考生的认知规律,而且有利于考查考生在不同层次上的思维水平。3.设问论“事”、评“人”相结合。结合本题参考答案来看,本题的前两问论及明初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因及结果;最后一问涉及对明太祖农业政策的评价。论“事”评“人”共寓于一题,亦可谓设问的灵活和巧妙。(三)

6、突出对能力的要求本题强调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按《考试说明》提出的十项能力要求,本题考查的主要能力涉及到其中的第1、2、3、5、7、8、10项能力要求。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其次考查考生综合评价能力;强调考生掌握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从本题的分值情况来看,也反映了上述意图。其中,前两问的分值共计4分,占全题分值的2/3;而旨在考查考生较高层次能力的第3问,其分值为2分,占全题的1/3。而且本题对能力的考查,与本题所反映的思维层次水平是相一致的。笔者认为,本题既重视基本能力,又不忽略较高层次能力的作法,是稳妥和适宜的

7、。这一作法,不仅充分考虑到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广大考生的总体水平,又明确提出了高考和高校对选拔人才的较高要求。(四)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